第二百一十七章 為國選才(1 / 2)

第二百一十七章 為國選才

公元1650年的新年剛過,第一次的大朝會由周仁遠主持。群臣在大殿上看了看空出的龍椅,心裏都思緒萬千。群臣裏出現了幾張新麵孔,洪承疇和李岩,還有羅斯特,湯若望等都出現在了早朝的班列中。

黃四維出來唱諾道“攝政王殿下駕到!”周仁遠笑眯眯地從後麵一閃小門走了出來,群臣跪倒在地高呼道“參見攝政王殿下!攝政王殿下千歲千千歲!”

周仁遠緩緩說道“眾位大臣平身!黃四維,給孫承宗老大人和洪承疇大人賜座!”

眾人到不介意,因為孫承宗年紀已經七十六了,而洪承疇因為在錦州大戰中受過傷,烙下了病根,又常年在山西戍邊,這份恩寵是當得了的。

周仁遠待孫承宗和洪承疇坐定,便說道“諸位,今天是新年過後的第一次早朝。本王有幾樣旨意要頒布。”說完看了看下麵的大臣,然後接著說道“第一件事情就是以後大家上朝的時候不要再跪拜本王了,取消這跪拜之禮。還有以後大家隻跪天跪地跪父母,上下級之間隻需作揖行禮便可。第二件事想必大家一直在為年前呂大器和高弘圖等人做的事情都已經有所耳聞,本王也處置了他們。所以今天的朝會,本王要宣布一下新的人事任命。”

群臣麵麵相覷,攝政王竟然取消了跪拜禮,還有不知道有誰來接替呂大器等人的職務。黃道周奏道“殿下,這跪拜之禮我中華已經實行了近千年,與禮不合啊!”

周仁遠笑道“黃大人,本王記得當初夏商周,以致春秋戰國時,大臣也不需要跪拜皇帝的吧!本王隻是想恢複下古製,有何不可?再說,皇帝和大臣共治天下,隻是職位不同,何必再要實行跪拜之舉,跪隻是個形式,真正的尊重還是在心裏。此事就這麼定了!

群臣聽了一喜,聽周仁遠的口氣是想放權給大臣,不再獨攬大權,而是和大臣共治,這可是件大好事,於是紛紛說道“殿下英明,臣等讚同。”黃道周一看群臣都同意,隻得隨聲附和道“臣—臣也附議。”

周仁遠示意了一下黃四維,黃四維掏出一份聖旨讀道“奉大明攝政王諭旨,特任命山西總督洪承疇為刑部尚書,河南總督李岩為吏部尚書,原大明陝甘總督孫傳庭為兵部尚書。兵部成立軍械司,羅斯特任主事,從三品官職。湯若望為欽天監監正,從三品官職。欽此!”

被點名的洪承疇,李岩,羅斯特和湯若望趕緊出列鞠躬行禮,高聲說道“臣等領旨,謝恩!”

“什麼?孫傳庭?孫大人還活著?”群臣在底下紛紛議論道。“兩個傳教士任大明的官職?”

“肅靜!”黃四維不快道。周仁遠笑著擺擺手,緩緩說道“諸位大臣心裏肯定有疑問,這羅斯特大家都知道是本王在衡州時的火炮顧問,在火器上有很大的發言權。而湯若望深知西洋曆法,可謂不可多得的人才!至於孫傳庭嘛,來呀,孫傳庭上殿!”

不多時,隻見一個拄著拐棍的老人緩緩走進了大殿。有認識孫傳庭的官員不禁驚呼道“這是孫總督?他怎麼變成了這副模樣?”

孫傳庭置若罔聞,跪在地上參拜道“臣孫傳庭叩見攝政王殿下!”

周仁遠說道“孫大人快些平身!來呀,給孫大人也賜座!本王剛剛頒布了旨意,以後大臣不用跪拜我了!”然後對群臣說道“孫大人當年在潼關和李自成激戰,被興平伯高傑所救。所以幸存下來,不過一條腿廢了。當年本王來金陵捉拿阮大铖,高傑便把孫大人托付給了本王。本王一直把孫大人帶在身邊,以師禮待之!”

“原來是這麼回事!”群臣聽了唏噓不已。看來這孫傳庭還真得攝政王的信任,這麼多年都沒透露出半點口風。

“眾位大臣,可還有事稟報?無事退朝!”黃四維問道。

“啟稟攝政王殿下,臣有事啟奏!”吏部侍郎出列道,說著掏出一份奏折“這是殿下要求吏部整理出的大明沒有任職的貢生和舉人名單,請殿下過目!”

黃思維接過奏折遞給了周仁遠,周仁遠攤開奏折,仔細地看了看上麵的名單。不禁驚喜道“於成龍!陳廷敬!”

眾人不知周仁遠為何這般驚喜地喊出這兩個人的名字,隻聽周仁遠讚許道“吏部這件事幹的不錯!叫這些貢生和舉人速速來金陵,本王要和他們麵談!”

“臣也有事啟奏!”兵部侍郎出列道“兵部年前接到遼東各地州府的奏章,遼東總督曹變蛟治軍不嚴,他的軍隊騷擾地方,遼東百姓苦不堪言,尤其是留在遼東的滿蒙百姓經常被無故關押,州府也拿他們沒辦法,還請攝政王定奪!”

周仁遠大怒道“本王再三叮囑曹變蛟要一視同仁對待滿蒙的百姓,他怎麼不聽勸?延平郡王鄭成功呢,他也彈壓不住曹變蛟?”

“啟奏殿下,延平郡王反而上書為曹變蛟開脫,說這些滿蒙百姓以前與我大明為敵,不可信任,所以聽之任之。”兵部侍郎接著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