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為國選才(2 / 2)

周仁遠歎口氣道“此二人對韃子深恨入骨,都有血海深仇,是本王想的不周到,不應該放此二人在遼東。這兩人打仗行,可是治理地方實在不堪其用。諸位想想看,可有什麼好的人選去治理遼東?”

眾人思索了一陣,竟然想不出好的人選,都朝孫承宗看去。周仁遠趕緊說道“你們就別指望孫老大人了,他都快八旬的人了,你們還想讓孫老大人遠赴遼東?”

眾人臉色一紅,都不敢做聲。周仁遠仰天長歎道“想我大明如今幅員遼闊,竟然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治理遼東,真是可悲可歎啊!”

孫承宗顫顫巍巍起身道“老臣願意去遼東,為大明解憂。老臣就算死,也要為大明捐軀!”

周仁遠連忙說道“老大人,不必如此。本來叫你重新出山,本王心裏已經十分過意不去,哪裏還能再讓你前去遼東?此事休要再提!您坐下吧!”

這時,李岩奮然道“殿下,臣願意去遼東。”周仁遠一皺眉頭,思索片刻道“可是你對遼東不熟悉啊!”

李岩說道“凡是都是從不熟悉到熟悉的過程,臣願意立下軍令狀,給臣五年的時間,臣一定治理出一個繁華的遼東!”

“好!岩公子不愧是上馬打天下,下馬治天下的人才。我就給你五年的時間,你去當這個遼東總督,不再設立遼東巡撫。讓曹變蛟做你的副手,封他為盛京,錦州,寧遠三鎮總兵。同時把鄭成功調回來,還是讓他專管水師!”

“哇,這李岩不當這個吏部尚書,去當遼東總督,品級沒降,反而是軍政一把抓,攝政王殿下對李岩可是青睞有加啊!”眾人心裏驚呼道。

散朝後,周仁遠把孫承宗,洪承疇,孫傳庭和李岩叫進了禦書房。周仁遠苦笑道“你們今日也看見了,大明的人才實在是緊缺的很。這幫大臣都沒什麼擔當,以後怎麼治理大明?”

孫承宗惶恐道“臣有愧!”洪承疇和孫傳庭也緊跟著惶恐道“臣等也有愧!”隻有李岩站在一旁不發一言。

周仁遠看了一眼李岩,然後急忙對孫承宗等人說道“眾位也不必如此自責,這個人才的問題也是我一直耽擱了,說起來我也有責任。”

孫承宗等人的臉色才稍微緩和了些,洪承疇說道“剛才朝會殿下要選那些舉子為官可真是要為大明選才?”

“不錯。”周仁遠歎道“也許有些官員對那些舉人為官心裏有些不滿,但是如今百廢待興,非常時期就要用非常之法,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

眾人紛紛點頭,洪承疇輕聲問道“既然如今大明百廢待興,臣聽說殿下又要出兵幫助蒙古,這是何意?”

孫承宗,孫傳庭和李岩都看著周仁遠,這件事他們也都不理解,所以希望周仁遠能給他們一個答案。

周仁遠聽後,沉思了一會兒,站起身,幽幽說道“我中原皇朝曆經百代,最慘的莫過於被塞外邊族入侵中原。大家熟讀史書,自北宋被金人滅亡,靖康之恥之後,便是蒙人滅了南宋,南宋最後一任宰相陸秀夫抱著七歲的小皇帝在崖山跳海殉國,跟隨跳海殉國的漢人百姓有十幾萬。所以日本人稱‘自崖山後,再無中華’!”

“這個日本國人也太無禮,然道我大明不是中華皇朝?”李岩憤憤道。

“是啊,日本人雖然說的有些偏激。但是這滿人入侵我中原差點讓大明亡國,這中華也真是消亡了!”周仁遠說道。

“也是幸虧殿下帶領湘軍崛起於湖廣,才能中興大明!收複失地!”洪承疇等人齊聲高讚道。

周仁遠笑著擺擺手道“光憑我一人哪裏能做到中興大明?”說著話鋒一轉,繼續說道“我出兵蒙古,就是要把大明周邊的塞外邊疆全部納入大明的國土,再說這些疆土早在漢唐時就是我中華的領土。而如今盤踞在天山一帶的準葛爾汗國,實力非常強勁,如果他們一旦吞並了蒙古,我大明身邊就會蹲著一隻猛獸,宋太祖曾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眾人紛紛點頭,李岩插話道“可是蒙人素來是騎牆派,以前太祖把他們趕出了中原,他們臣服我們,後來滿人崛起,他們又臣服於滿人,畢竟他們不是中原漢人,不能輕信他們。”

周仁遠聽了一怔,點頭道“這個問題我倒未曾考慮過,不知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

孫傳庭思慮片刻,笑道“老臣倒有一策,不過說出來就怕失了我大明的氣度,也損了殿下的英名。”

孫承宗笑罵道“知道你是個老狐狸,有什麼良策還不趕緊說出來,免得我們心急。”

孫傳庭低聲說了幾句,眾人哈哈大笑道“這倒是個好主意!”周仁遠也點頭讚許道“孫傳庭大人的主意果然不錯,雖然有失大道,但是關係到國家大計,就這麼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