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處處掣肘(1 / 2)

第二百七十八章 處處掣肘

公元1653年二月十八,朱慈烺總算發布了動員令,命令兵部派軍隊前去遼東支援,而至於要調那些軍隊前去,又要以何人為帥的事情上,朝堂上的群臣又開始了喋喋不休的爭吵。

以洪承疇和黃道周的內閣建議派守衛山海關的兩萬名原先的遼東鐵騎前往錦州,寧遠一帶,準備給俄國軍隊施以壓力。一來山海關離錦州,寧遠很接近,出兵迅速。二來他們熟悉遼東地形,可以隨時做出相應的變化。但是這條建議被朱慈烺拒絕了,他的理由是山海關是中原門戶,一旦盛京有失,這山海關就是一道抵禦俄國軍隊的天然屏障。

曾和等一派的建議是從湖廣和雲南調動最精銳的湘軍和李定國的滇軍前去遼東,美其名曰李定國是大明和周仁遠比肩的第一名將,而湘軍鐵騎是大明最厲害的騎兵。看起來他的這份建議完美無瑕,實則包藏禍心,因為雲南和湖廣裏遼東相距千裏萬裏,要等湘軍和滇軍到達,盛京早就陷落了!

洪承疇作曾經的統帥,一下子就看穿了曾和的伎倆,極力反對。他懇切道“皇上,雖然曾大人說的是實情,但是湘軍和滇軍要從這麼遠的地方趕往遼東,這至少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到那時盛京還在不在可就不好說了!尤其是安南王李定國的滇軍,現在雖然已經打敗了緬甸占領了果敢地區,可是他們一旦北上,難保緬甸不會趁勢再次作亂啊!”

“那依閣老的意思,該從何從調兵啊?”朱慈烺有些不快道。

“皇上,依臣看,一是山海關的兩萬將士立即出兵錦州,二是從閩浙,陝甘調兵前往!”洪承疇建議道。

“這臣就奇怪了,閩浙就離遼東不遠嗎?”曾和譏諷道。

“曾大人!你別忘了,我們在閩浙還有一支水師由原湘軍水師統領黃爵統領駐守在廈門一帶,可以讓他們通過戰船把閩浙兩地的軍隊經海路運往遼東!”洪承疇朗聲道。

其餘眾臣點點頭道“洪閣老說的有道理,用戰船運送軍隊時間上應該節省很多!”

朱慈烺一愣,他沒想到洪承疇在這裏埋了一手,他看看曾和,曾和也低頭不再言語。他隻好說道“好吧,既然洪閣老提出了這樣的建議,朕同意把閩浙的軍隊用水師運往遼東,還有陝甘的軍隊向遼東集結,但是山海關的軍隊不能動,這是朕的底線!”

洪承疇聽了也沒有辦法,目的隻達到了一半,他也不好再逼迫朱慈烺,隻得謝恩!

“下麵討論這次誰為主帥的問題,諸位臣工可有什麼好的人選啊?”朱慈烺緩緩問道。

“臣建議還是請安南王李定國從緬甸趕回來做主帥!”曾和連忙說道“安南王殿下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況且他一向和桂王交好,如今桂王有難,安南王殿下一定會全心全力打好這場戰的,大家認為我說的對否?”

群臣點點頭道“曾大人說的不錯,安南王殿下卻是再適合不過的人選!”

“臣反對!”黃道周出列道“不錯,安南王李定國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但是他如今身處緬甸,就向剛才洪首輔說的,就算他日夜兼程趕回來,至少需要兩月時間,時間上來不及!臣覺得還是要另外的人選!”

“嗯,也有道理。”朱慈烺環視一番道“依朕看這滿朝文武隻有洪閣老帶過兵,他如今又兼著兵部尚書的職位,既然如此憂心遼東,朕看就讓洪承疇大人作為統帥吧。”

黃道周聽了大急道“皇上,洪首輔帶過兵不假,可是他如今已是首輔,內閣離不開他啊!”

“黃大人,你看你今天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說誰來當這個統帥?”朱慈烺有些氣憤道。

“臣建議召回原兵部尚書孫傳庭擔任統帥!”黃道周不慌不忙說道。

“不行,他已經被貶為民,朕不再錄用他了!”朱慈烺斷然否決道。

“那臣建議由原直隸總督,現任漕運總督候恂擔任統帥!”黃道周緊接著提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