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在孫子家(1 / 2)

.read-contentp*{font-style:nor: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

洪老媽媽這正說呢,卻見有小孫子丹丹氣呼呼奔過來了:

“爺爺奶奶,我媽媽讓我提前過來告訴一聲,今天晚上,你們家就不用煮飯了,就上我們家一起吃!”

奶奶就迎上去牽過孫子的一雙小手:“怎麼,媽媽今天在家做好吃的了?快告訴奶奶了,都做些什麼呀?”

小孫子就迷糊道:“我有問過了,可媽媽不肯說,就說是‘肉’。你就快快過去瞧瞧吧,可能你瞧了,就可能知道了。不過還請奶奶,等會兒別忘了要告訴我了唷。”就牽了奶奶往回竄。

奶奶就道:“也成也成。我這就隨你過去了得了,也可替你媽搭把手。”就隨孫兒走過大門去。

“爺爺,你可別忘了,待會也要過去的喲。”孫兒又回頭道。

“好吧,爺爺記著了;爺爺這兒先坐一會,等香味兒飄過來了,爺爺就過去,好嗎?”洪仁軒就滿含笑意道。

不說這洪仁軒一個於家悶悶想心事,卻說洪奶奶隨孫兒走過山牆,走進兒子家廚房,就見兒媳婦翠萍正在灶口忙著序柴生火呢,就趕緊的走過去:“我來我來,你就管拾弄你鍋台去。”就拉了媳婦起來。

“這都做的什麼呀,弄的神神秘秘的,兒子也不要告訴了,說不得的物件嗎?”她又邊生火邊問兒媳道。

“什麼也不是,就是一隻小兔子。”兒媳道:“是我們中午收工時候在園地邊上的破漁網裏抓到的,已纏磨的快要斷氣了,就現將它宰了。”

“兔子就是兔子唄,咋就不肯告訴給丹丹了?”就又問。

“丹丹要在這,剛剛我也不會告您的。”兒媳翠萍就道:“現學校裏都有提倡著,德育教育從幼年開始。提倡在校與在家相結合。愛惜小動物,愛惜生命,這自然是其很重要的一條了,所以像這一類有加害於一些小生命的事情,咱們還是不要讓他們及早知道的好。”

“瞧瞧了,這才過去了幾年呀,就讓弄出了這麼些奇奇怪怪的理論道道了。”她婆婆就道:“想想過去你們的長輩都是怎麼教你們的呀,可你們一個個不都學的這般懂事明理的嗎,像你爹說的,古往今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們做人處事,能一切順應自然就好。所以,就沒必要這麼刻意作為的吧。”

媳婦就道“媽,您說的這些本也不無道理的,可我剛說的這些,也都有科學依據,卻並不是依某些個人的喜好所成的,所以您大可不必再懷疑的了。再說,這些也能合乎我們曆代先人喻人向善的願望不是嗎,這有啥不覺對頭的呢?”

“好、好,你說對頭就對頭吧。”婆婆就道:“現在好歹是你們想的說的總都正確、總都在理了,以至於叫我們都無可適從了。”就問:“咋不見金貴,這一會兒他都去哪裏了?”

“他出去買酒了。”媳婦就道。

“他買酒幹啥?就為他爹?”她知道,兒子一直都不吃酒的。

“對!”媳婦道:“他就是見了爹這一浪老像失魂落魄的樣子,就想去買些酒回來,讓他樂嗬樂嗬。”

“難得你倆都這樣的孝心!”婆婆又道:“我就說麼,老一輩的教育之道,也是大有成效可述的,咱們也切莫要輕視了才好,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