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普光寺殺孤氏人的,可是你。”甘子敬道。昨天晚上,普光寺的事已開始小範圍流傳,今天的晨報出來後,關於張見笑的身份來曆的一些細節也出來了,上麵寫著張見笑是北安府邊兵。
“正是在下。”張見笑答道,心生自豪,同時驚歎京都新聞傳播速度。果然是大都市,和鄉下小地方完全不同的感覺。
“走吧,兄弟,我們一起去找地方喝酒。”甘子敬熱情的拉著張見笑就往外走。
這個時代,有很多象張見笑這樣的年輕人,從大周國的各地來到京城尋找機會。他們來到京城後,有兩條途徑,一是參家每年的春闈,如果能榜上有名,就能得到一份當官的機會。另外一種就是投靠某位權貴,然後靠權貴舉薦,尋找機會。而權貴們為了擴大自已的勢力,也會豢養門客。
更多的士子是兩條途徑同時進行,在做門客的同時,又能結交青年才俊,對以後的人生道路起到幫助。
初到京都,就遇到有人熱情請客,張見笑大有來對了地方的感慨,身不由已的隨甘子敬出到外麵。
門客們住的地方在中院,前院是下人所住,後院才是王爺家眷所住。每處院子之間,各有大門通道,又互相相連,又各有守衛。
剛到門外,就見祁天一從後院出來,看到張見笑,興奮叫道:“三弟,你起床了,我們一起喝酒去。”
不待張見笑回答,又注意到甘子敬,臉上神色一變,問道:“你倆如何在一起?”
甘子敬略帶拘謹行禮道:“世子,剛好我和這位張兄住在一處,剛剛認識,我正準備請他一起去喝酒。”
“三弟和我去喝酒,既然如此,你也一起去吧。”祁天一道,說話的神情,全然不如對張見笑熱情。
甘子敬並未介意,歡天喜地道:“既然這樣,我們去吧。”
門客所住院子很大,裏麵植有花草樹木,還有小徑操場等,有門客在院中讀書,也有在練功的。讀書的門客,自然是準備春闈應該的讀書人,練功的則多為武人。
三人剛才話語,門客們聽到耳中。三人才出院門,後麵就議論起來。
“此人好大麵子,剛到這裏,世子就來請他喝酒。”
“聽說是昨日普光寺血戰孤氏人的張見笑。”
“看著也不過如此,竟有這份本事。”
“人不可貌相,不過嘛,如果有世子相助,殺幾個孤氏人,似乎也不是難事。”說這句話的是一武人,手中正舉著一副二百多斤的石鎖。
“豈止是世子相助,據說還有白騎首領手執硬弓強弩,幫他護駕。”
眾人臉上露出原來如此的神情。
世上的事情往往就是如此,在旁觀者看來,一件事不管難度多大,如果有人做成了,那必定不是那個人有本事,而是別有因由。
更有甚者,一位粗豪漢子道:“隻是世子偏心,若是這等機會落我手中,一樣讓孤氏人來得去不得。”
如果張見笑能聽見後麵這些話,他就會明白,等著他的,將是一條並不平坦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