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免太兒戲!
反正這一出出的,怎麼想怎麼都讓人覺得好滑稽,就像是空中樓閣般,缺少讓人信服的基礎。
而就在這時候梵清惠終於站了出來,她似乎並沒有受到前段時間“信眾事故”的影響,仍是一副清者自清的姿態,同時還有淨念禪宗的高僧出來為慈航靜齋作證,慈航靜齋並沒有扶和氏璧出,進而代擇主,這其中必定有什麼誤會。
一時間,江湖中的風向又有變動。
可一波三折裏的第三折來了,從張掖郡那邊傳來的消息,帝楊廣遭遇了刺殺。萬幸的是帝楊廣隻是受了傷,並沒有被刺殺身亡,而那膽大包的刺客據是個宗師級別的劍術高手!
傅采林!
也不怪江湖中人為何第一個就想到“奕劍大師”傅采林,要知道整個武林中用劍的宗師,總共就沒有幾個。嚴格來隻有兩個,一個是祝長生,另外一個就是成名已久的傅采林。但先前祝長生被梵清惠以莫須有的罪名,勾搭寧道奇去給人家下馬威的事,到如今都還曆曆在目呢,他們倆可以是結下了好大一個梁子,祝長生又怎麼會去幫著梵清惠去刺殺敢打她主意的帝楊廣呢?
所以就隻能是傅采林。
難道傅采林又是一個梵清惠的信眾?
這得通啊,想想看梵清惠先前覺得祝長生會成為一個魔頭,就是因為祝長生要去挑戰身為高麗國大宗師的傅采林。其他人大多沒覺得這怎麼就會挑起爭端了,現在若是傅采林是梵清惠的信眾,而梵清惠又鍾情於傅采林的話,那她必定不希望祝長生去挑戰她的情郎傅采林啊。
再看現在剛有帝楊廣欲納梵清惠為妃的事傳來,多少年沒有踏足中原的傅采林就不遠千裏的來到中原,火急火燎的去刺殺帝楊廣,這根本就是又一個宋缺!
厲害了梵清惠!
更有傅采林去刺殺帝楊廣的事,讓慈航靜齋和淨念禪宗的澄清站不住腳了——如果傅采林刺殺成功,那攻打吐穀渾的戰爭必定會因為帝楊廣的駕崩而終止,到那時候不僅吐穀渾,還有一直在虎視眈眈的突厥部,就會趁機來反攻中原,再加上傅采林在高句麗可振臂一揮,到時候高句麗也從東邊進犯我朝,那到時候必定會下大亂,這不就是慈航靜齋要擇主需要的亂世嗎?
慈航靜齋這演得好一出大戲啊,而他們差點就上了當!
一時間,慈航靜齋和梵清惠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又作為這一開始的幕後黑手“地劍”宋智,他被江湖中的風雲變幻弄傻了眼。
宋智是處心積慮的想要報複梵清惠不假,他以慈航靜齋擁有和氏璧,有代擇主之責為切入點,意圖把慈航靜齋和梵清惠推入萬劫不複之地也不假,又他後來氣不過放出梵清惠水性楊花,又把帝楊廣發展成她的信眾的道消息也是千真萬確的,雖然他後來冷靜下來想想,這麼做似乎是畫蛇添足了,可不是給了梵清惠洗白的可乘之機嗎,正要再做什麼來圓回來時,就那麼千鈞一發的傳來了帝楊廣被傅采林刺殺的消息,一下子就把梵清惠徹底打回了原形。
這一千道一萬的,宋智隻想他絕對沒做這件事啊!
又宋智後麵會給他報複梵清惠的計劃“狗尾續貂”,那是被氣炸了肺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
想想看吧,但凡出慈航靜齋有被奉為“下所共傳之寶”,在前麵數朝被當做傳國玉璽般存在的和氏璧,那以帝楊廣的秉性,他絕對會要出兵征討和氏璧,到時候覆巢之下豈無完卵?可宋智在做出這件事後,忽聞他兄長宋缺,竟是在聽得帝楊廣要納梵清惠為妃的事後吐了一口心頭血,導致病情加重,宋智能不把肺都氣炸嗎?
好在老還是站在他這邊的,現在宋智都強烈懷疑他自己歪打正著了。
關於這件事,隻能“地劍”宋智雖然劍術沒那麼高超,但他想得美:
他所想的“老”,實際上是勞心勞肺的顧青,好嗎?
不然,宋缺又怎麼會知道帝楊廣看上了梵清惠。
那都是顧青深藏功與名,悄悄把這消息傳播到嶺南宋閥的,更有他還蠻期待宋智會怎麼報複梵清惠和慈航靜齋的,哪裏想到宋智會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最後還得勞動顧青自己去做補救。
好在顧青現在這麼一做,把宋智的畫蛇添足,變成了畫龍點睛。
又或者一石多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