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一行人來到山腰,寧遠將車停在一處荒涼的山腰平台之上。
王晶下車環顧四周說:“這裏倒是一個一個好地方,可是時節不對,漫山遍野的一片荒蕪!”
董大飛接過話茬說:“你看山腳有黃水河,左右有峰環繞,隻是對麵多了和清風寺。雖然不是地脈之首卻也是藏風聚水之地,這道觀當有高人!”
寧遠看了看他們倆說:“爬山吧!”
王晶笑了笑跟著寧遠開始爬山,東大飛見沒人接話無奈跟著也爬了上去。
寧遠不接董大飛的話到不是對風水不敢興趣,隻是他知道這道觀有些年頭了光是山門就是明朝建的。還高人呢,高人怕是也成仙了吧!
三人來到野外心情大好,一路有說有笑的回憶當新兵的日子,讓爬上也平添了不少樂趣。
臨近中午三人終於來到了山門,寧遠在新兵時就是受欺負的苦主,這時自然趕緊掏出隨身帶來的水遞給兩位兵痞。
兩個大爺也不客氣,接過來坐在山門的陰涼處休息。
王晶打趣董大飛說:“飛機!你說這山門值錢嗎?”
董大飛看了看山門說:“這山門年代怕是有點遠,不是現代仿製。要說值個三五百萬的應該沒問道!”
寧遠說:“跟著老董就是長見識,在老董眼裏怕這世間萬物都可以用錢來衡量吧!”
其實這道觀的兩點都在山門之上了,明朝時的人實在,山門全部是石頭雕刻的,和牌坊差不多,但是卻比牌坊簡單。
石頭山門經曆了幾百年的風吹雨打,除了有些破舊之外,雕花和字刻依然清晰。
王晶抬頭大量著山門上的刻字問:“寧遠!這虛極觀是什麼意思?”
寧遠苦笑一下說:“我隻知道道德經裏有致虛極這句,想必出自道德經吧!意思就不是我這粗人知道的了。”
董大飛說:“也成!我還以為道士都喜歡玩虛的呢!比我強!”
三人繼續爬山,臨近下午一點時才見到一處小道觀。
由於二人聽寧遠介紹過情況,對道觀的規模也沒有太在意,相對山門來說大有虎頭蛇尾之意。
三人直接進去道觀,見兩個小道童在大殿打坐。二人聽得腳步聲起身說了句無量天尊便退到兩旁。
寧遠拿出了五百塊錢放在公德箱裏說:“我們三人進山遊玩饒了各位清修還望體諒,不知尊師可在?”
小道童見寧遠彬彬有禮問道:“不知您找家師所謂何事?”
寧遠連忙回答:“想求上一簽!”
另一個道童說:“師傅在後院練功呢!我去通報!”
董大飛一聽急忙拉住道童說:“還是我們親自去請吧!”
寧遠和王晶自然知道董大飛的意思,可是這樣有些唐突了,顯得自己失了禮數。
小道童卻不以為意笑著說:“出來大殿向後院走就是,各位請自便。”
寧遠提著的心放了下來,或許是因為這道觀常年沒有人來的緣故,他們才這樣放自己隨意在道觀裏遊玩。
董大飛哪裏管這些,他急著想看看道士的身手,出門就朝後院走去。
寧遠和王晶隻得緊隨其後,一行三人來到後院,董大飛率先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