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圍著的人約莫還有七八個,除卻三個穿著官服一臉義憤填膺的,其餘幾人皆麵露遲疑。
一邊是同僚一邊是陛下旨意,究竟是跟隨大流保存顏麵,還是頭頂烏紗最重要?
楊晨收回視線,看到那三張諂媚的臉,笑道:“既然陛下讓你們來跟本公爺道歉,那就是隨便本公爺怎麼處置了。”
三人忙道:“是是是,公爺您說什麼都對。”
楊晨嘿嘿一笑,俯下身子道:“那好,回去你們每人給我寫一篇文章出來,文章題目就是‘為官之道’,寫好了就署名送到我楊家大院,誰送來了就算誰道歉了,我會跟陛下去說的。”
楊晨說完就走了,留下幾人麵麵相覷。
為官之道,這不就是陛下在朝上剛說過的嗎?
“別胡想了,趕緊去回去寫文章吧!好在做官這些年沒少寫奏折,寫個為官之道還不容易?”
“對對,咱們得趕緊走,要是晚了被別人搶先了,等到明天早朝還沒輪到,豈不是虧大發了!”
“說的對,為了前途也不能把自己搭進去,走,回去寫文章去!”
三個人信誓旦旦的就往家裏跑,餘下幾個人一臉為難,最後還是走了。
不到半天的工夫,長安言官中便流傳遍了楊晨的話。
有人認為楊晨這是想敷衍陛下了事,畢竟讓這麼多人道歉他也受不起,更害怕得罪人,所以才會想出這個一個折中的法子來應付過去。
但是也有人認為楊晨這是在羞辱他們!
他們都是飽讀詩書的文人,可如今楊晨一個十幾歲的毛頭小子來給他們出文章題目,簡直有辱斯文!
這些人裏有陳禦史等人,也有蘇敏這樣因為私心而彈劾楊晨的人。
禦史文官,監察上諫是本質,他們怎麼會有錯呢!
幾個文官圍在一起唉聲歎氣,他們不怕寫文章,可偏偏是楊晨叫他們寫為官之道,這不是叫他們自己打自己嘴巴子嗎!
“自古以來官員有錯都是我們指出,而我們的正確與否都是後人解讀,什麼時候輪到他來教訓我們了!”
“難不成他真以為陛下這麼說了,就是給他臉了嗎!楊家雖然之前查賬沒有問題,但是誰能保證那些不是假賬,而且此次暖棚出事他本就有失察之罪,難不成他及時補好了我們就說不得了?”
“言之有理,依我看,這文章不寫也罷!陛下若是因此問罪我們,我們就擰成一股繩上諫,我就不信陛下還真能把我們都罷官了!”
這話說到所有人心坎裏去了。
“對,就這麼辦!”
話音落下,隱藏在門口的一個小廝悄悄從禦史台跑了出去。
不一會就到了蘇府大門外。
“他們當真是這麼說的?”
“沒錯,陳禦史他們說了,要是陛下一意孤行那他們就集體辭官,想必陛下也不敢真把他們罷官了。”
蘇敏讚同的點點頭:“不錯,陛下若是將這麼多官員一並罷官,到時必然掀起腥風血雨,陛下不會為了一個小小的楊晨就不要禦史台。你找幾個人跟相熟的大人都通個氣,把這個意思告訴他們知道,明天楊晨不是要看文章嗎?到時候看他能看幾篇文章!”
蘇敏笑的格外奸詐,小廝下去沒多久高士廉府上便派了人過來。
“蘇大人,高相已經聽說了此事,不知道蘇大人打算如何行事?”
蘇敏道:“下官探聽到禦史台眾人商議結果,覺得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