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〇壹媒人(2 / 2)

蘭娘心裏頭咯噔一下。許是因為他們張家來自南方,家裏的三個女兒個頂個地水嫩,都是這十裏八鄉出了名的美人兒,是以冬梅和秋月都能嫁得不錯的人家。如今自家小女兒夏荷剛過十五歲,正是說親的年紀。宋媒婆來,想必是有誰瞧上自家夏荷了。

這要是放在別人家裏,倒的確是件好事,隻是夏荷……蘭娘心底裏犯愁,麵子上卻不敢顯出來,扯了個笑,迎上去,問道:“宋家的,你這怎麼來了。”

“這時日可過得真快啊,你家剛來那會兒,冬梅也才不過到我這裏。”宋媒婆比了比自己腰間,又道,“瞧現在,你們家夏荷都十五了,是該說親的年紀了。”

“可倒是不瞞你說,這冬梅和秋月嫁出去後,我們老兩口也怪寂寞的,還想將夏荷多留兩年呢。”眼珠子一轉,蘭娘這般道,“你也知道我們家這剛有了兩畝好地,等過兩年,家境好些了,我們還想替夏荷招個婿呢。——也怪我,”她擺出一副愁悶的樣子來,“對不起他們老張家,隻得這三個女兒,沒能給張家留後。”緊接著,蘭娘瞧見宋媒婆蹙眉的樣子,趕緊笑道,“到時候還得麻煩宋家的呢,誰不知道,這十裏八鄉的,數著你的媒說得好呀!”

蘭娘這擺明著拒絕了,又留了條後路,哄著宋媒婆,想教她快些去回絕了那來說親的人家。孰料到宋媒婆卻愁眉不展的樣子,低聲勸蘭娘道:“張家的,這便是你的不是了。這女兒可留不得,那些個好兒郎這個年紀都許了親事了,等夏荷年紀大了,能說上個什麼人家喲。你瞧瞧你家夏荷那模樣,又瞧她那活計做的,田裏都是一把好手,這一拖,可……”

宋媒婆這番話說得,仿佛是為夏荷所考量似的。蘭娘卻愈發犯愁了,這來說親的是何等人家,又許了宋媒婆多少媒錢,才叫她會這般勸說自己?

蘭娘苦笑道:“唉,宋家的誇過了,我家夏荷呀,哪裏有點女兒樣,別說繡個花樣做個衣裳了,就連縫縫補補都做不好,也就田裏還有把力氣了,哪有什麼好活計呀。”

“哎呦,咱們這些田間地頭的人家,這農活才是最最要緊的。”宋媒婆道,末了見蘭娘油鹽不進,不肯將夏荷許出去的樣子,幹脆問道,“再說了,這夏荷可是享福的命啊。張家的,你可知道,是誰家托我這老婆子來提親嗎?”

“這……是哪家啊?”蘭娘琢磨了一圈村裏有著年歲相當的小漢子的人家,不解問道。

“是李家老太太托了我來的,道是你家秋月年紀輕輕就去了,”說到這兒,宋媒婆還作了傷心的姿態出來,“隻留下個可憐的娃兒沒了娘,想求娶你家夏荷,想夏荷畢竟是小金寶的親姨娘,定能好好待他。”

宋媒婆說上了勁兒,嘰裏咕嚕地說起了小金寶的可憐,又說起李家的好,夏荷嫁過去定是過好日子的。那李家的衣裳都是鎮子裏買來的,更不需要夏荷做衣裳,教蘭娘不要擔心。說到興頭上,宋媒婆手舞足蹈起來,仿佛那天大的福分是立刻教自己享了似的,卻未察覺,蘭娘眉頭蹙起,並沒有她想象中的那般高興。

待到宋媒婆察覺到不對的時候,趕緊閉了嘴。奇怪,當年給秋月說親的時候,明明張家興高采烈,直道自家秋月好命呢,還白得了兩畝好田,怎的這一回,蘭娘卻還是愁眉不展?

“張家的?”宋媒婆喚道。

蘭娘這才回過神來,忙賠笑,道是:“麻煩宋家的跑這一趟了,我這就去李家,同親家好好商議一下。”說罷,蘭娘又急匆匆地走了。

徒留一個宋媒婆在後頭喊:“哎!——哎?——”喊了兩聲,瞧見劉蘭娘半分沒有停下腳步,愈走愈遠了,宋媒婆咕噥道:“這不合規矩哇!這張家的,不會是趕緊去李家,商討下能不能多訛兩畝地吧?呸!”

宋媒婆愈想愈覺得自己猜的可能是真的,朝蘭娘的背影吐了口口水,甩甩手走了。這親事又不會跑,自己等著謝媒錢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