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3 / 3)

俞大猷不解道:“那怎麼能行,此番若非兄弟你帶人潛入岑港,又冒死炸了軍火庫,我又豈能拿得下岑港。此戰,你當居首功才是。”

“哥哥此言差矣,此戰得勝,一則是毛海峰氣數已盡,二則是哥哥謀勇雙全,我何功之有。”陸繹笑道。

“兄弟你……”

“哥哥你聽我一句,此事我有我的道理,此時卻不便細說。也許來日待一切塵埃落定之後,有機會再向哥哥細說原委。”陸繹道。

俞大猷知錦衣衛身份微妙,既然他如此說,遂不再堅持:“那我就聽兄弟一次。”

王崇古本要出門去,忽想起一事來,朝俞大猷道:“對了,將軍,此前傳來軍報,說原先往台州彙集的倭寇不知怎得調頭往新河城方向急行去了,殺了戚將軍一個措手不及,也不知戚將軍回防是否還趕得及。”

“新河城!”陸繹身子猛地往前一探,急問道,“你方才說,倭寇往新河城方向去了?”

王崇古不解他為何如此焦急,點頭道:“是,送來的軍報是如此說的。”

“到底怎麼回事?”俞大猷問道。

“本來倭寇一直朝寧海聚集,看勢頭是預備攻占台州。戚將軍數日前就已經調動大軍前往寧海,新河城裏隻剩下老弱婦孺,等於是一座空城,沒想到倭寇會改道撲向新河城。”王崇古搖頭道,“這些倭寇忒得狡猾了。”

他說話時,陸繹已經掙紮下地,因身體尚虛弱,險些摔倒,藍道行連忙上前扶住。

“兄弟,你這是怎麼了?”俞大猷詫異道。

“哥哥,請為我備一匹快馬!我要馬上趕往新河城。”陸繹順手扯過一旁外袍披上,因牽扯到左臂的傷口而皺了皺眉頭。

俞大猷本能地拒絕道:“不行,你這個樣子哪裏還能騎馬,上去就得栽下來。是不是你有要緊的人在新河城?我派人替你去。”

陸繹搖頭道:“不行,我不放心,我一定得自己去!”說話間,他已經站了起來,雖然身子有點晃,但語氣卻是無比堅持。

“陸大人,新河城中有甚多戚家軍的軍中家屬,戚家軍那怕是不吃不睡也會趕著回防,不會讓倭寇攻下新河城的。”王崇古也幫著勸道,“再說你一人回去,也抵不了什麼用處呀。”

心知王崇古說得都對,但陸繹仍是放心不下,搖頭道:“不管怎麼樣,我都得去新河城,呆在這裏,我始終無法安心。”

“你……”俞大猷看他神情,忽得恍然大悟道,“是不是新河城裏有個人,與那塊石頭有關?”

陸繹勉強笑了笑,沒言語,算是默認了。

“哎呀,兄弟呀!你可真是……”俞大猷想半日也沒想出個好詞來形容他,隻能歎道:“哥哥我算是服了你。”

藍道行道:“我隨你一塊兒去,我算是半個大夫,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當真要去?”俞大猷還是覺得不妥,“要不再等一等,說不定就有消息來了。”

陸繹搖頭,朝俞大猷拱手道:“勞煩哥哥借我兩匹快馬!”

“你這傷還沒好,步子都踏不穩,怎麼去新河城?唉!”俞大猷拗不過他,隻得吩咐人備馬去,又朝藍道行道,“我看他能不能上馬背都玄,你可得看好了。”

藍道行笑道:“將軍放心,他若坐不穩,我就把他捆上頭,豈不方便。”

俞大猷對此頗為讚許。

一切準備妥當,連同路上吃的幹糧也放到馬鞍袋裏,以便他們在路上也有個嚼頭。陸繹翻身上馬,用未受傷的手臂策韁,朝俞大猷和王崇古拱手作別,隨後即與藍道行絕蹄而去。

夜色沉沉,兩人兩騎飛馳在官道上,卷起些許煙塵。

俞大猷立在岑港之上,望著消失在夜幕中的身影,輕歎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