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蘇雲卿,你可惜了【一更+二更】(1 / 3)

對於蘇雲卿的問題,嬴政自己倒是不慌不忙,他並不為蘇雲卿的質疑而緊張。

那是自然的,嬴政很清楚蘇雲卿的意思,她並非在質疑嬴政的能力,而是在質疑嬴政的資格。

在出使這件事情上,能力與資格並不完全等同,至少對於嬴政來說,就算他有能力,但資格卻值得懷疑。

說白了,蘇雲卿當然不懷疑嬴政的能力,但其他各國看到秦國的使者居然還帶著小孩子,難道就不會覺得輕視,不會有質疑嗎?

蘇雲卿隻想知道嬴政是否能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不能,那麼嬴政自然也就不必去了,如果能解決……好吧,那到時候就得看子楚的態度了。

畢竟這是子楚的親兒砸,也是子楚寄予厚望的太子,未來秦國的繼承人,蘇雲卿可不好代替子楚決定讓不讓嬴政去。

畢竟去了就是在冒險。

嬴政顯然也明白這一點,因此他在說話的時候是雙眼直視子楚而非蘇雲卿,隻有說服子楚他才有可能跟著蔡澤一起走。

當然,對於嬴政來說,年幼並不是問題:“年齡隻是個借口,父王,四國對秦國虎視眈眈,無論去的是個垂暮老人還是我這樣的孩子其實都沒有區別,因為我們和他們所需要的都隻是一個能夠談條件的人而已,難道他們會因為我年紀小便退兵離去嗎?當然不會,至於說若有人輕視我……”

說到這裏嬴政一笑:“他們對我的輕視不正是我的機會嗎?更何況此行當以丞相為主,丞相代表了秦國的話語權,而我代表的是秦國的誠意,既然如此,我既是父親的嫡長子又是秦國的太子,難道還有比讓我去更有誠意的方法嗎?”

可聽著這話子楚卻歎了口氣:“你也知道四國來者不善,就更應當知道此行危險。”

而嬴政身為一國太子又怎麼能輕易以身犯險?

……尤其是子楚根本沒幾個孩子,也幸好嬴政這個嫡長子十分聰慧,小小年紀便頗為不凡,否則子楚還不得為繼承人的事情糟心死。

可正因為嬴政讓子楚十分滿意,且目前看來根本無可替代,子楚才更加不願意讓嬴政去。

萬一呢?雖然道理上來講這一個丞相一個太子,尤其這太子的身份地位都十分特殊,如果不是想與秦國結下死仇,讓秦國日後就隻盯著他一個人揍的,估計都不會有哪個傻逼會傷害這兩人。

可萬一就有個傻逼呢?

在這件事情上,子楚倒是不擔心魏國齊國之類了,他擔心那個弱的一比的燕國啊!

自古燕國出傻逼!

尤其是擅長出傻逼國君,戰國時期掰著指頭算起來,如果燕國排第二,那還真沒哪個國家敢排第一,就算是後來的出了個齊王建的齊國,又或者是出了李園之亂的楚國都比不上燕國。

燕國不僅專業坑隊友,更是專業挖坑自己跳,跳完了還挺驕傲,最後在坑底爬不出去就懵逼了。

……差不多就是這麼個畫風。

而如今為了壓製燕國和魏國,秦國主要是和齊國搞好關係,早說了齊國和燕國是世仇啊,那是有滅國之恨的,秦國之前還跟齊國一起攻打燕國呢,誰知道燕王那不長腦子的會不會在這次報複一下?

子楚就嬴政這麼一個能拿得出手……好吧,是非常能拿得出手的兒子,別說是危及性命了,就是哪裏磕著傷著他都要擔心啊。

這次四國合縱,顯然燕國肯定是要去的。

……這能不讓人擔心嗎?!

再說了,其實不僅僅是燕國,其他哪國不是威脅?

當然,子楚不擔心這些人真的敢傷了嬴政,可人家要是扣押呢?就把嬴政留下來作為人質了,子楚到時候去哪裏哭?

嬴政顯然也知道這一點,他還是比較能體諒子楚的心情的,但他既然自己提出要去,自然不會輕易放棄,而關於這一點他自然也想過了。

“父王不妨給魏王與信陵君寫封書信,有信陵君作保,孩兒自然會安然無恙。”

子楚一愣,他還是一時沒能明白嬴政的意思,等到再琢磨一下才恍然醒悟。

可緊接著子楚便覺得嬴政這已經不僅僅算是聰慧了,嬴政此舉可以說是看透了信陵君更看透了魏王,他知道他們絕不敢冒險,因為冒險的後果有可能是魏國單獨與秦國結下仇怨,還是無解的仇怨,這種事魏國自然不願意幹,至於說四國的所謂合縱,嬴政可能根本就沒放在眼裏,因為他已經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機會,這機會很小,但對於四國合縱來說卻足夠致命,而嬴政能夠提出這一點,這不僅僅是聰慧可以做到的,更需要遠超旁人的膽量。

……這個兒子,在某些方麵而言實在是已經超過了他。

子楚不由的就感受到了這一點,無論是胸襟,氣度,膽量,智謀,他都有那麼一瞬間產生了一種自己遠遠不如這個十歲的孩子的錯覺。

或許也不能算是錯覺。

對於子楚那複雜的眼神,嬴政並不為所動,反倒是蘇雲卿眉眼含笑的樣子讓他一愣。

嬴政承認,他平日裏因為對蘇雲卿比對父母親近,因此在蘇雲卿麵前表現的自然更多一點,但那還遠遠不夠,至少不夠他今日所表現的水平。

可以說,嬴政很清楚的知道,他今日的所有表現應當是遠超旁人預期的,他自然懂得木秀於林的道理,子楚如今不過三十多歲,正值壯年,他是怎麼也不該表現的如此搶眼的,但嬴政心底總是莫名的有一種急迫感,仿佛隻有盡力的表現自己,盡快的樹立威信才是對的。

於是嬴政很自然的順從這種感覺做了,他從小仿佛就對身邊的人都有一種隱隱約約的感覺,對某些事情也仿佛帶著天生的直覺,蘇雲卿從小誇他聰慧,但嬴政自己知道,很多時候他隻是憑著心底的感覺去做事而已,無論是學習,言行,又或者是處理事務,他從未因此出錯,所以這一次,嬴政也選擇了順從心底的急迫感。

但他當然知道自己表現的太過突出會如何,子楚那複雜的神色在他的預料之中,這很正常,甚至說不上失望不失望,任何一個君王在麵對這種情況的時候都會有這樣複雜的感受。

隻是……蘇雲卿那眉眼含笑的樣子實在是讓嬴政不明白了。

嬴政與蘇雲卿相處極多,因此也極為了解蘇雲卿,他知道蘇雲卿此時定然十分高興,這高興超出了任何一次,以往蘇雲卿對他自然也是滿意的,對他的進步也是高興的,可高興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