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新陽是坐的早班機,從s市趕到香縣的時候,早已經過了飯點。因為道路被封鎖,他直接下了出租車從路口走去百味快餐店的。

沈新陽打量了幾眼百味快餐的地理位置,夾在一家水果商店和文具店中間,正對著香覃一中。他走進餐館,環顧一周,滿意地點點頭。牆壁上貼著淡色的牆紙,上麵掛著幾幅風景畫,顯得很是溫馨。桌椅用的是舊的,但是擦得幹幹淨淨。

店裏幾十平方的麵積,卻五髒俱全,清清爽爽地擺著十幾張桌子。前麵是用餐區,後麵是廚房,涇渭分明。收銀台旁邊是巨大的玻璃櫃,這裏是盛菜和放置著鹵味的地方,顧客想吃什麼自己選擇。店裏三三兩兩分布著幾個客人,正在擦桌子的謝芬一看到沈新陽,雙眼一亮,熱情地招呼道,“小沈啊!小珺不是說你回s市了嗎?”

沈新陽摸了摸著頭,不好意思地笑了。露出兩顆小虎牙,完全破壞了他呈現出來的精英感,“小珺今天新店開張,我怎麼敢不回來?”

沈新陽趕緊將頭湊到櫥窗邊,急匆匆道,“謝姨,我都快餓死了。我來看看,你家還剩什麼?”

結果讓他失望的是,鐵盤子裏除了一些零星的碎屑和湯汁,一片菜葉子都不剩了。

沈新陽一副苦著臉的表情,滿是失落,“謝姨,你家生意也好的過分了吧!”

沈新陽話音剛落,謝珺就端著盤子出來了,人未到,那還冒著熱氣、肉香撲鼻的香味已經先飄了過來。謝珺的心情顯然極好,笑眯眯的和氣極了,“大老遠就聽到你的聲音了。我給你現炒了一份回鍋肉,你先墊墊肚子吧。”

沈新陽差點感動的熱淚盈眶,立馬接過謝珺手上的飯菜,開始狼吞虎咽。

回鍋肉色香味俱全、肥而不膩,是下飯菜首選。回鍋肉最考驗廚師的是刀工和火候的掌控。選肉要精,下刀要準,肥四後腿二刀,瘦六寬三指,太肥則膩,太瘦則焦,太寬太窄都難成型。煎熬要拿準火候,火候油溫拿捏得當的師傅,能把肉片熬製成一個一個的卷窩形狀,俗稱“燈盞窩”。這種形狀不僅美觀,還能最大程度上留住豆瓣醬的色澤和味道。

而恰恰謝珺的刀工和對火候的掌控絕對堪稱一流,這道回鍋肉蓋飯,最大了保留住了精華。醬色的湯汁已經滲透到了底下的白飯,一口回鍋肉,肥而不膩、入口濃香;一口湯飯,鹹香微辣,回味甘甜;一口飯夾肉,卻是恰到好處,美味地要將舌頭吞下去。

沈新陽走遍大江南北,從來吃過這樣的回鍋肉蓋飯,都叫他滿足的說不出話來。若不是顧忌著臉麵,他肯定是要將盤子上的湯汁都要舔幹淨的。往後的許多年裏,無論是電視、雜誌采訪,還是在各大美食比賽場上,談及他最難忘的一道菜,這道回鍋肉蓋飯一直排在榜首。以至於一大批廚師酒樓紛紛學做回鍋肉,曾一時成為了華夏食壇的潮流。

“好吃,是我吃過最好吃的回鍋肉。”沈新陽這樣說道。

謝珺噗嗤一笑,仿佛再也自然不過,她微微揚起的下巴寫滿了她對自己手藝的自信,“影響回鍋肉味道的一個很大因素是豆瓣醬的選擇,我用的是本地的豆瓣,這還遠遠不能達到我的要求。在等一個多月,我自己製得豆瓣好了後,我再來給你重做這道回鍋肉,味道一定更好。”

沈新陽笑看著謝珺,點點頭道,“一言為定。”似乎想起什麼,他從公文包裏取出了紅包,笑著遞給謝珺,“我師父最近出國忙著國際食協的事情,他聽說了你的事,說很是期待與你這個小友會麵……這裏是我跟我師父的一點點心意。錢不多,你也別拒絕了。”

謝珺說了一聲謝謝便接下了,她上輩子受盡了磨難,練得一副冷血心腸和偏激的性子。偏偏這輩子卻讓她遇到這麼多誌同道合的朋友,都願意在她最低潮的時候拉她一把。開業紅包,說得是祝賀新店開張,其實都是拿給她們母女改善生活的。

她這一生,何其有幸。

謝芬送走店裏最後幾個客人,看見門口站著的人,喚了一聲,“呀!是柏晉啊,快進來,門口有太陽呢。”謝芬自從謝珺那日送柏晉去醫院,便斷斷續續從女兒那裏了解了柏晉家中的事情。連她都不免為這個孩子叫屈,這麼優秀的一個孩子,怎麼能攤上這麼多破爛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