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天,又是他的課。徐老師說:“詩人舒婷與北島和顧城齊名,是朦朧詩派的三巨頭之一。她的詩有明麗雋美的意象,還有縝密流暢的思維邏輯。今天我們來學習她的一首詩歌《致橡樹》,這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詩歌都能反映當時的生活,還有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們的價值取向。”
徐老師首先要女生們有感情地讀一遍,然後再要男生們有感情地讀一遍,接著男生女生對著讀一遍。他講道:“她的詩朦朧而不晦澀,溫馨之中蘊含著激情。詩句都很含蓄,朦朧的意象有多重意思。有誰能告訴我詩歌裏的事物象征的具體含義?”班上的學生和往常一樣不出聲,教室裏變得更加安靜了。他的眼睛在教室裏迅速地掃視,學生都逃避他的目光,紛紛把視線移到書本上。
他看到這種情況,沒有和以前那樣點人起來回答問題。而是一反常態,他問道:“我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吧,愛情是什麼?”這個問題對於沒談過戀愛的未成年人來說太難了,比之前問過的問題還要難。現場還是死一般的寂靜,就像一潭死水。學生都知道他不是一個喜歡自問自答的人,他馬上就要點人起來回答問題了。
“周奇,愛情是什麼?”徐老師問道。果不其然,同學們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在他的身上。
“我認為愛情就是指相愛的男女之間的感情,它不同於喜歡。愛一個人就不僅要喜歡她的優點,而且要包容她的缺點。愛是兩人之間的愛護,情是兩人之間的互相依賴。愛情,有得愛才會有情。愛不是光靠嘴說的,而且要做。”周奇答道。
“回答得很好,簡單明了,清楚地說出了愛情的真諦。”徐老師笑著誇道。同學們也覺得他說得很好,都不停地鼓掌。他得到了滿意的答案,應該不會再點人回答這個陌生而又遙遠的問題了。就在同學們歡欣鼓舞的時候,他要求學生補充回答上述問題。講台下馬上鴉雀無聲了,又恢複了平靜。
“肖傑,我剛才看見你笑得很開心,那你來談談愛情是什麼。”徐老師說道。同學們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在肖傑的身上,他很快就成為眾人的焦點。
“愛情是什麼?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肖傑站起來說道。事實上,這個問題他從來沒有仔細思考過。他停頓一會兒,接著說:“浪漫唯美的愛情故事往往是超越生死,忽略是非,不分貧富,不分貴賤。建立在身心上自由,人格上平等的基礎之上。有的是平平淡淡,有的則是轟轟烈烈。相愛的情侶不僅能彼此尊重,而且能相互包容。不僅彼此關懷和愛護,而且相互欣賞和傾慕。愛情是無價的,無法用金錢來衡量。愛情也是永恒的,不會因為生命結束而消失。愛情本身就是一首雋永的詩歌。”
徐老師聽了肖傑的言辭之後,愣了一下,突然拍手叫好,比他平時打麻將和牌還要高興。稱讚道:“就憑你對愛情的見解,已經到了情聖的境界!”
從那以後,沒有任何戀愛經曆的肖傑,被同學們稱為情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