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不要臉的綠茶(1 / 2)

金大人察覺到了氣氛的變化,想要轉移這沉重的話題,於是他問道:“我大秦注重孝道,卿相更是個孝順的兒子,若是卿相執意要認下父親,卿如晤也不可能將卿思安他們趕了出去,她這樣做必有緣由!但是按照你的陳述來說,卿如晤對卿思安的恨意卻是毫無緣由的,你所說的話前後矛盾,根本就是毫無道理!”

卿如琅已經被仇恨蒙蔽了雙眼,此時她滿心滿眼都是怎樣將卿如晤弄死,已經完全豁出去了!

聽了金大人的話,卿如琅冷笑道:“難道大人就不想知道真正的緣由是什麼嗎?”

金大人一拍驚堂木,厲聲道:“卿如琅,此緣由與本案無關,本官隻想知道,卿如晤的行為與卿思安的死之間的直接關係,而不是讓你在這裏替本官分析動機,請不要左顧而言它!”

卿如琅嚇了一跳,身子禁不住向後猛縮。

金大人還想說什麼,禦使大夫擺了擺手打斷他,正色道:“作案動機也是定罪必不可少的條件,金大人稍安勿躁,莫要著急,有些事我們還是要弄清楚的好。”

雖然金大人是主審,但是禦使大夫的話也不能一點都不顧及,況且他說的還十分有道理,這讓金大人根本無從反駁。

金大人做了十數年的刑部尚書,什麼案件沒有見過,直覺告訴她卿思安的死根本和卿如晤沒有關係,加上成祖對卿如晤並不明顯的回護,所以他下意識站在了卿如晤這邊,以至於有些亂了章法。

聽了禦使大夫的提示,金大人看向卿如晤,道:“卿如晤,緣何如此厭惡卿思安?”

卿如琅說完證詞後,卿如晤就已經知曉了她的目的,她之所以在這個時候提出自己曾與顧昀暄定親,以及自己將卿思安趕走這些事情,目的就是為了敗壞相府和自己的名譽。

想必在卿如琅看來,自己之所以有今日,完全是因為相府,所以才將相府一起拉下馬,來一招“釜底抽薪”,讓自己沒有任何倚仗,如此便能將自己徹底擊垮。

不得不說,卿如琅招數雖然笨,對情勢的預估也並不準確,但是卻十分有效,盡管她算漏了其它點,但卻沒有算漏自己對祖母的感情,為了祖母,自己必然不能將這緣由說出來,否則不異於活生生地挖祖母心肝。

想到這裏,卿如晤斬釘截鐵地道:“沒有任何緣由,可能是我八字和他不符,見到他我就莫名惡心。”

對於老夫人過去的那些事情,成祖知道得一清二楚,聽到卿如晤選擇放棄大好的辯解機會,也不願意將往事扯出來時,眉頭不由得高高挑起。

然而一旁的老夫人卻是忍不住了,一想到孫女為了她而將自己置於危險之地,老夫人的心就猛地揪了起來,她立即當機立斷,就算揭爛傷疤也在所不惜。

於是老夫人搶在金大人前麵,道:“大人,如晤不說,老身來說。”

說著,老夫人顫巍巍地走到卿如晤身邊,作勢就要跪下去,卻被成祖及時止住:“老夫人免禮。”

老夫人行了個禮表示謝意,眉梢往下一拉,露出一個悲痛欲絕的表情:“卿思安他寵妾滅妻,在彧兒還小的時候,於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將彧兒和老身趕出了家門,我們母子在寒冬中四處漂泊,冬天隻能蜷縮在茅草之上抱著取暖,日子苦不堪言,無數次瀕臨死境……”老夫人將卿思安如何對待他們一事娓娓道來。

她一字一句,字字泣血,當真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眾人忍不住紅了眼眶。

然而老夫人並沒有嚎啕大哭,亦沒有泣不成聲,反之,她的語氣十分平靜,平靜得好像在訴說別人的故事,正因如此,眾人才更能感受到她的委屈和無奈。

說到最後,老夫人繼續道:“如晤懂事又孝順,從小便和老身很親,老身曾將此事告訴過她,所以那日卿思安上門投靠,還氣焰囂張地將老身氣得吐了血時,如晤才會有那樣的反應,此事定國公和燕王皆可以作證,還請大人明鑒。”

老夫人說的話,隻是圍繞著卿如晤在說,對卿如琅的話不予置評,而是讓眾人自己去品,雖然字字句句都在維護卿如晤,但給人的感覺卻是不偏不倚,十分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