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轉而講給尹自潔,還是覺著,能創辦那麼大企業的溫州女老板,怎麼忽的看走眼了,想起便覺得可笑。

據說之前的一份工作是在香港某公司做IT總監。

當時他麵試時也隻有26歲。人長得確實很帥,高大帥氣。

人事部的認為,那人的簡曆寫的經曆很有水分就沒再看。

可是他們老板拿著這些被刷下去的簡曆,一個一個看著玩兒,偏偏看中他了。

約了去外麵喝茶,第二天便見他入職了。

“你知道嗎,真正好笑的事情,是在他入職後。”同事講的繪聲繪色,吸引得尹自潔坐得連客人進來都沒看到。

招呼一個買了奶粉的顧客,她又催著同事接著往下講。

許是被打斷了,接下來同事講的,就沒那麼搞笑:不過是一來就惹得辦公室裏女孩子們芳心大動,結果女老板發現那個人的言行,與他個人簡曆中提及的不相襯。找人一調查,才發現遇到了騙子。被騙去一個月的工資三萬元,還有打斷了牙齒和血吞,在公司裏臉黑了半個月,諸如此類的話了。

聽故事的結果,遠沒有開頭時候來得有趣。

這樣的明明是事實,但聽起來仿佛故事一般的案例,在深圳工作的白領間時常有耳聞,也是大家沒事兒聊天的話資。

她同事最後點評:那個女老板能夠經營偌大的企業,都準備上市呢,因為睇看錯人,損失何止幾萬元的工資而已?公司員工因為招進來這樣的一個人,對老板的決策都產生了懷疑。

至於這些,就與她有關了,畢竟她的老公在人家手下做事,月收入也不低。

真要是由於錯誤的決策引起不良的後果,對她這個小家庭,也會產生影響。

正因為有著她丈夫的經濟收入的支持,能夠僅憑一個人的收入就支撐起全家的開銷。

她才能敢於辭去有穩定收入的職業,來開這樣一家怡情養性的港貨店。

聽起來很遠,實際與自己又多少有關。

這,就是蝴蝶效應吧?

僅這一個小插曲,就講到了十點來鍾,尹自潔忽的想起,女兒幼兒園興趣班十一點得去接孩子,趕緊跟同事告辭,匆匆忙忙往幼兒園跑。

故事再吸引人,也比不上去接自己的孩子重要。

接了孩子出來,接著去超市買菜。

自打尹自潔拒絕交付每月一千五百元的生活費,婆婆便想著辦法讓她在其它方麵出錢。

例如周末交代她:“把兩天的菜買回來”,或者“下班的時候帶幾條衛生卷紙回家”,要麼就是“訂包米讓人送到家裏來”之類的。

總不能便宜了她。

尹自潔想著也覺得好笑,婆婆那是把雞蛋都算計到骨頭裏去了。其實她倒真沒在意這幾百元錢東西。畢竟是花在家裏,用在家裏。

自己也不是非要跟家裏人在開銷方麵算得清清楚楚,居家過日子,哪兒來的那麼多明白?

自己出去買菜,還能讓家人吃得好一些。

小家夥喜歡跟媽媽進超市,不願意去菜市場,她嫌菜市場髒。

尹自潔倒是喜歡市場的,能買到最新鮮的肉,菜,樣式可以選擇的餘地多的很。

無奈搬到這邊,可不如原來租住在城中村時候去菜市場的方便,倒是超市就開在小區樓下。

便也改了買菜的去向。

今天拎回一斤活蹦亂跳的基圍蝦,買了一斤多打了特價的肉餡,兩棵大白菜還有幾款水果。

打算中午給全家人煮砂鍋粥,就用活蝦來煮才鮮甜。晚上就包餃子,改善夥食。

反正放假自己閑著也是閑著,不象平時下班象趕時間似的。有空自然可以多在廚房泡一些。

如果這份愛心的家庭餐,隻有自己夫妻和孩子一起享受,那就更好了。

多兩個人,她也不介意,隻要婆婆不要在餐桌上羅嗦太多————就象她現在正在做的。

“啊呀,一斤蝦要二十八塊錢,吃進肚裏的不到一小碗,那是吃金子呀。屙出來還不是一坨屎!就那麼落粥裏。一鍋粥加上米要三十好幾,我也吃得肉疼呢。”

邊說著,勺子下鍋裏攪了一圈,又翻出三隻紅彤彤的大蝦出來,添自己碗裏。

反正沒花她的錢,多吃一隻是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