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人生自古誰無死(3 / 3)

漢官立在文天祥身後,將忽必烈那道封相的禦詔展開來,又讀了幾遍,聲音越來越小,最後悻悻然住了口。

麥朮丁的眼中射出怒火,朝身邊的親隨用蒙古話說了什麼。

忽然人群一個起伏,原來是前排的一個老人竟也跪了下去,老淚縱橫,朝著文天祥連連磕頭。這個舉動讓附近的百姓一下子騷動起來。立刻便有官兵喝開人群,要將那老人拖開,擠得旁邊的一個小孩摔倒在地,又被踩了幾腳,連聲尖叫。那小孩的母親連忙把他抱起來,母子倆一起放聲大哭。一時間悲聲一片。

官兵欺上前來,鞭子抽得嘩嘩作響。冰凍的泥地上立刻濺了點點鮮血。不知何時,幾隊精兵悄悄圍住了整個法場,手中的刀反著微弱的陽光。

有人害怕了,想要退回去,想要回家。

也有人拚命向前挪,隻想親眼見到文丞相,送他最後一程。

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女孩在人群中左推右擠,拚命向前挨去。她裹著一件並不合身的蒙古袍子,頭發被擠得亂蓬蓬的,臉色蒼白,一雙秀目中滿是驚慌和恐懼。她撥開幾條胳膊,又踩上一隻腳,手肘的衣服鉤上了一個色目人的腰帶,將那人帶了個趔趄。那色目人哇哇大叫,伸出巴掌,朝她摑了下去。那女孩向左一躥,躲了過去,頃刻間不見了。現在,一個高大的漢人男子擠到他身邊,一下將他撞出了好幾步。但他並沒有摔倒,人實在是太多了。

那小女孩鑽出人群時,已是滿麵淚水。淚眼模糊中,她看見法場中央那個人安詳地麵南而坐,一柄鬼頭刀已經懸在他的頭頂。她張大了口,哭不出來,也叫不出來,整個身體裏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似乎過了好久好久,她看到文天祥的目光慢慢轉過來,定在了自己身上。

文天祥恍惚了一刻,隨即心中祝禱:“奉兒,奉兒,是你嗎?是你來黃泉路上接我了嗎?你長大了些……陰曹地府裏,也有歲月流逝?別著急,爹爹馬上就來,來和你們團聚……”他微笑著閉上了眼。

那女孩大叫一聲,拔腿向前跑過去。

但她的叫聲還沒衝出舌底,一步剛剛邁到一半,便覺得背上一緊,一隻大手將她輕輕易易地抓離地麵。緊接著,她隻覺得口鼻一悶,眼前一黑,臉蛋被牢牢貼在一個結實的胸膛上,再也發不出聲來。她用力掙紮,卻都無濟於事。那人一手抓住她的頭發,一手緊緊箍住她的肩膀,不讓她回頭,壓低了聲音咆哮道:“別看!”

那女孩動彈不得,耳中卻聽得清清楚楚。有那麼一瞬間,周圍的人一下子靜了下來。接著是一聲輕柔的微響,好像秋葉落地,又好像是幾萬人同時歎息了一聲。

下一刻,大風挨霧,日色無光。

戰馬嘶鳴,馬蹄聲聲,幾十個聲音從四麵八方響起,開始驅散人群。

那女孩心中痛極,拚命拳打腳踢,喉中悶聲嗚咽。那人卻又把她抱得更緊了。她一口咬在他身上。他微微歎氣,一個手刀,輕輕斬在她後頸。她這才暈了過去,軟綿綿地被一把抱了起來。

那人向下拉了拉衣袖,遮住了右手臂上的一片斑駁傷痕。轉頭看到那個年輕的色目旅行者正目瞪口呆地看著他倆,想必是注意到了方才那女孩的一番反常動靜。他勉強陪了個笑,說道:“小孩子膽小,禁不得嚇。”說著抬起手,輕輕給昏迷不醒的女孩理了理額前的亂發,將她往肩上一扛,擠在人群中,蹣跚著,頭也不回地走了。

幾滴血和淚,灑落在他的鞋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