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一向耿直,必是不會做這種陰人的事情,唯有疼愛他們的葉逸是不會甘心讓他們受委屈的。
也是在那一次之後,唐雲去找葉逸學習處世之道,以彌補唐霄在這方麵的不足。
唐雲努力按照葉逸教給他的去做,終是在羽林衛中混了個八麵玲瓏,果然那之後羽林衛中的人看在他的麵子上,都不會去找唐霄的茬,漸漸的,其他人也都知道唐霄隻是那樣的脾性罷了,唐霄的身邊也開始有了親近的朋友。
有了成果,唐雲就有了繼續努力的動力,於是唐雲的人麵越來越廣,唐霄的敵人也越來越少。
十七歲那年,唐雲撞見了唐霄偷親葉逸的場麵,那是唐雲第一次見到唐霄像是要哭出來似的無措神情。
本應感到震驚的唐雲就因為唐霄的這一個表情而決定守護弟弟的戀情。
於是唐雲總是跟唐霄一起去找葉逸,於是唐雲總是跟葉逸過於親近,於是外人隻道這三人情同手足關係是比親兄弟還要好,於是唐霄與葉逸的親近也隻被人當做是兄弟親昵。盡管葉逸並不知情,唐雲還是看得出唐霄的滿足和感激。
可紙終究是包不住火,唐霄以為自己能滿足於現狀,可唐雲看得出唐霄早晚是要破功,因此當十九歲時這一天終於來臨時,唐雲並不感到意外,他隻是想著如何才能不叫唐霄落空。
然而唐霄的性子到底是被唐雲和葉逸養得太過耿直,眼看事情越鬧越大,連唐雲也急了。
恰巧皇帝要派人往西北任大都護,壓製西域四鎮的不安分。唐雲一聽到這個消息,便托人打探了一下,知皇帝心中的人選是唐霄時,唐雲便到禦前請命,於是那一年,在誰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唐雲代替唐霄去了西北。
唐雲知道他去了西域便是光杆司令一個,可唐雲是打定主意在西北建功立業,功績越大,他的地位越高,就越有能力卻守護他弟弟情路艱難的一生,於是唐雲又大膽地說動不少在朝中難有所成的人才辭官,承諾去了西北便將他們或收做家臣,或委以重任,他們定能在西北創出一番天地來。
西北天高地闊,唐雲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著,然而沒有唐霄可以戲耍的日子太過無聊,唐雲必須要尋找一個新的目標,找來找去,唐雲便找到了一個有意思的細作。
那細作以為自己做得天衣無縫,然而在長安城裏見慣了口是心非的人,尤其身邊還有一個最擅長偽裝情緒的葉逸,唐雲如何看不出此人的異常?
但西北的日子太過無聊,一個破綻百出的細作剛好可以為日常增添幾分樂趣,於是唐雲便將這人調到了身邊,每日逗弄著,寂寞的日子也總算變得有趣起來。
可唐雲忘了,有一種情叫做日久生情。
當細作都末終於設計準備滅掉他大半將士時,唐雲決定將計就計圍剿四鎮叛軍。
那場仗原本都已經贏了,可見四鎮叛軍殘存的百餘人帶著都末逃跑時,唐雲下令暫且將軍隊的指揮權交與他人,而後就單槍匹馬地追了上去。
一個失敗的細作是活不成的,而唐雲一旦被抓住也是活不成的,但那個時候,唐雲顧不上去思考這些,他隻想帶都末回來。
事實證明,唐雲還不足以成為一個以一當百的大將,他讓都末從四鎮叛軍手上逃脫,自己卻被抓住了。
臨別時刻,唐雲將一枚還沒有雕刻完成的玉墜塞進了都末手上,他不需要都末知道這東西的意義,他隻希望這個東西能保都末一命。唐雲相信不管是唐霄還是葉逸,在瞧見這玉墜時,都會明白他的用意。
後悔嗎?不悔。哪怕是受刑被辱,唐雲也不曾後悔以命換命,他隻是在想,原本是想要功成名就好成全唐霄的幸福,不想卻要唐霄和葉逸來替他善後,唐霄借給他的那個玉墜,他怕是還不回去了,葉逸又該罵他胡作非為了,不知道祖父會不會罵他沒用丟了唐家人的臉,不知道父親母親會不會一蹶不振……
他隻希望唐霄能將他的屍首帶回長安,他還是想呆在他們身邊……
即使去了另一個世界,他也會守護他的弟弟……
他會在奈何橋邊等著他們,等著他們一起商量如何投胎,來世,還要做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