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般配(2 / 2)

“皇兒,再過幾日就要到我們宣國一年一度的朝聖節,屆時,皇兒今年會與民同樂嗎?”太後提起的朝聖節是宣國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也是宮裏的人一年中得以看看宮外世界的日子,得到恩準的人可以跟著皇帝前往城牆,看著百姓們洗象、朝聖,也就是太後口中的與民同樂。

但自從三年前有人想趁著朝聖節行刺,雖然行刺未遂,但這次行刺事件牽涉甚廣,查了三年都沒查到幕後主謀是誰,對方組織性極其嚴密,應該是培養的死士,當行刺計劃失敗的時候,參與行刺的人都咬破了事先藏在牙齒中的劇毒,紛紛自盡。從那之後,皇帝就決定一日不查出這幕後主使就一日不出席這朝聖節了。

“母後,君無戲言。”皇帝這話的意思就是今年仍舊不會出席朝聖節了,“不過,國師可以代替朕替我們宣國在朝聖節當天祈福。”皇帝如是說。

“讓國師代勞也不是不可,隻是皇兒你都三年沒出席朝聖節。”太後這聲音裏有著略微的失望,這朝聖節對宣國來說的重要性不亞於過年,所以太後才會如此重視。但事關自己兒子的人身安全,她的兒子又事關國家社稷的未來,經不起一點閃失,所以也就不強求了。

國師會出席朝聖節?!這對燕莘來說,恐怕是今次進宮得來的唯一的好消息了。冷靜下來,皇宮確實不是一個可以說話做事的好地方,現在見不到國師也不失為一件好事,以免在皇宮一不下心就掉入了萬劫不複的深淵。

“父皇,不如等朝聖節那天,就由兒臣帶皇祖母去城牆登高望遠?”周湛還未娶親,雖已戰功赫赫,但留在京城過朝聖節的機會並不多,十歲起就跟著鎮國大將軍南北征戰。今年太平,又到了該娶親的年紀,遂會留在宮中一段日子。

“難得湛兒一片孝心,哀家這把老骨頭有生之年還能再去一回朝聖節。”有了太後的出席,那宮中女眷能出席的機會也很大,有了宮中女眷,那麼朝中大臣的女眷也勢必會作陪,這對燕莘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了。

其實周湛本就打著這個主意,這樣一來,燕莘作為燕王府的大小姐,必定也是會出席。隻是,若是他日後知道是自己將燕莘和重華牽線認識,導致給自己使下了諸多絆子,會不會悔得腸子都青了。

該品的釀品了,該賞的花也賞了,該出席的人也都出席了,這群芳薈終於在一個時辰之後告一段落。眾小姐都準備各種回府的時候,燕莘被太後留了下來。

在太後的寢宮,太後今日在群芳薈已耗費了大量的心力,這會正由宮女在給她按摩舒壓,微微閉起了的眼睛,乍看之下還以為已經舒服地睡著了。

“到底是年紀大了,精氣神都不夠用了。”徐徐開口,倒像是在與燕莘閑話家常,“你祖母近來可好啊?”

“承蒙太後娘娘記掛,祖母一切都好。”燕莘的祖母燕老夫人與太後年輕時是閨中密友,後來一人嫁了外姓親王,一人嫁了皇室子弟,一道宮牆就這麼隔開了一對好友,雖說燕老夫人偶爾能進的宮來稍作陪伴,但她們都要為各自的未來奮鬥,時光終究帶走了往日的親密無間。

“哀家與你祖母好久沒見了,你回去轉告聲,她若有空就進宮來看看我,都是半隻腳跨進黃土的人了,還能見上幾回。”從太後的嘴裏說出這話,再平凡的話都會透著深一層的意思,這是要宣祖母進宮來?

燕莘祖母本身就屬意五皇子,兩位老人一碰頭、一琢磨,估計就一拍即合了。

“是,燕莘會轉告祖母。”始終還是說不貫拍馬溜須的話語,短說不出您會活到千歲之類的話,這世上有哪代皇帝是可以活到萬歲的呢?說些虛偽的話反倒容易引起反感。

“哀家看的出來,你是個心思通透的人兒,你祖母養了個好孫女啊。”

“太後謬讚了!”

“今日你在宮中已經耽擱的夠久了,哀家這就讓人送你回府。”太後一邊說著話一邊又把眼睛閉上了,今日的群芳薈真的是累到了這位高高在上的人,或者說這位祖母為著孫兒的婚事也是付出了諸多的心力。

“謝太後恩典!”燕莘謝過恩之後便隨著宮女出了太後的寢宮。帶燕莘轉身離開的時候,那閉著眼睛的太後緩緩睜開了那雙已經有了歲月痕跡的眼睛,意味深長地盯著燕莘離開的方向。今日周湛在群芳薈上的表現她全看在了眼裏,自己這個孫兒素日裏總是揣著一副生人勿近的麵孔,今日兩次為燕莘解圍,恐怕這裏麵的原因也隻要他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