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湘西會戰經過
日軍進攻
1945年3月30日,岡村寧次總司令親自到日軍第20軍駐地邵陽指示作戰要領,4月5日,阪西一郎召開師團長級獨立旅團長作戰會議,下達了“芷江攻略戰”作戰命令,決定兵分三路向芷江發起進攻:北路日軍第11軍獨立混成86旅團和47師團重廣支隊從資江東岸出發,攻新化、漵浦或隆回北部,直指芷江;南路關根支隊從湘南的東安、第34師團從桂北的全州出發經新寧、武岡、綏寧方向進攻洪江、安江,直指芷江;中路主攻部隊第116師團從邵陽周圍的資江東岸出發,進攻雪峰山腹地,經隆回、洞口、安江或漵浦,攻向芷江。4月15日,三路日軍在長達500多公裏的戰線上分別發起了攻擊,湘西會戰正式開始。
國軍應戰
同日,何應欽也下達了作戰命令,命第4方麵軍主力於武岡、新化一線與日軍決戰,同時命令第10集團軍由常德、桃源挺進新化以東地區,第3方麵軍第94軍挺進武岡以東地區,協同第4方麵軍擊破進攻的日軍。
會戰開始前,美軍第14航空隊司令陳納德將軍從昆明飛來芷江,指揮戰機提前對日軍戰略要點進行戰術轟炸,同時出動B—29遠程轟炸機,B—25中程轟炸轟炸日本本土工業城市、武漢、南京、九江及廣東的日軍機場。4月1日和2日,第14航空隊兩次空襲上海機場,摧毀敵機108架;10日,中美空軍出動大批飛機轟炸衡陽、邵陽、湘潭一帶的橋梁和長沙、衡陽、冷水江機場,並對湘粵、湘桂鐵路及公路運輸線進行日夜轟炸,破壞日軍的兵力集結和補給。為確保湘西會戰的勝利,陳納德建立了昆明巫家壩——芷江航線,用C—46運輸機將全副美械裝備的新6軍2個師、1個迫擊炮連、1個通訊連、2個戰地醫院計中國官兵25095人,美軍369人,騾馬1596匹,以及大批吉普車、榴彈炮、迫擊炮、反坦克炮等新式裝備,運輸飛行達1328架次,使這些新式裝備及部隊及時投入了湘西會戰。
轉折
國軍批準反攻計劃之時,日軍第六方麵軍和第二十軍也在激烈爭議是否應該退兵。
此時遭遇國軍嚴重打擊得116師團長岩永注和第47師團長渡邊洋聯合發電報給南京的岡村寧次,要求中止芷江作戰。他們認為右翼左翼日軍都已經慘敗,中路日軍不但沒有攻陷任何一個重要據點,而且119聯隊被圍,國軍隨時可能攻擊山門和洞口切斷116師團的退路,其他各部也損失慘重。而且國軍芙蓉山陣地無法攻陷,日軍隻得依靠山間小路少量運輸,不時遭受國軍遊擊隊和空軍打擊,彈藥和給養基本斷絕。如果此時中國軍隊反擊,日軍必然大敗。
但是板西司令官不主張退兵,因為119聯隊數千人還被圍,如果退兵就等於放棄了他們。而一個聯隊被全殲的責任必然要他這個指揮官來負責,這個責任他怎麼負?
但是第六方麵岡部司令還是明智的,他向崗村彙報戰役已經失敗,要求退兵。
崗村自然不死心,派遣總參謀長小林淺三郎來了解情況。小林趕到湘西的時候,國軍已經開始了反攻。
日軍後撤
可怕的“失敗主義情緒”已在湘西前線明顯地表露出來,官兵中自殺和被俘的人數日益增多,這說明士兵對戰爭越來越失去信心,甚至在前線第133聯隊內公然出現了反戰標語。
進攻芷江的各路日軍相繼受挫的消息傳到南京,岡村把這些歸罪於岡部直三郎指揮不力。岡部一直對此戰心存疑竇,不盡心盡力去幹,據說他成天沉湎於文物搜集、吟詩作畫,很少過問前線戰事,讓軍司令官阪西一郎獨撐危局。岡村認為岡部此舉是存心想看他的笑話。
岡部直三郎是5月9日接到派遣軍總司令部關於中止芷江作戰的命令的。實際上,其第20軍的一些部隊從5月5日起,就已開始脫離戰線,做後撤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