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九章 弘光帝上位,一地狗血(下)(1 / 2)

在清廷的幫助下,大明的疆土上,又迅速的出現一個新朝廷,一北一南。

讓朱聿鍵更震驚的是,原弘光朝的官員,現在在應天府效命的一些人,居然秘密協商準備渡江北上去投奔弘光帝。

朱聿鍵明白這些人的心思,因為應天府的體製在唐寧的主持下,有了非常大的變化。

之前在弘光朝可以呼風喚雨,可以無法無天的那些人,權利受到了極大的削弱。

而且,他們的功績還要經常受到考核,如果沒有相應的能力,很可能就直接被剃除官職。

這對很多視權如命的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他們才會如此瘋狂的追逐權利。

現在看到弘光帝又重新建立新的政權,便想著去投奔,想著更好的前途,想著恢複往日風光。

至於弘光帝雖然披著大明皇朝的外衣,實則清廷的傀儡,他們可不在乎呢。

麵對此情此景,參議院和眾議院一致商定,先在《明報》上樹立自己的立場。

痛斥弘光朝廷是在清廷控製下的傀儡政權,不顧大明的利益,為了自己的私利幫助清廷去對抗新軍,對抗應天府的北伐大業。

這是對大明的背叛,對祖宗的背叛。

應天府不會承認這種賣國政權的存在,也不會向這種賣國政權進行任何妥協。

如果心係這種賣國政權的人,願意繼續為韃子充當走狗的人,大可以渡江北上,應天府不會進行任何阻攔。

但是,應天府會和賣國賊抗爭到底,不死不休。

應天府方麵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立即中止與清廷的談判。

同時,宋雲舒和吳殳加強了應天府的防禦,以防掌握兵權的前弘光朝將領可能會生出其他心思。

隻要保障了應天府的安全,保障了朱聿鍵等人的安全,諒那些人即便有什麼不好的心思,也不敢輕舉妄動。

不過,弘光帝又在多爾袞的攛掇下,主動與張獻忠聯係,表示張獻忠隻要退回四川,就可以與他劃江而治,並公開承認。

本來張獻忠並不是很意動,但是經過多爾袞派的人,還有他自己幹兒子孫可望的勸說,也有些意動了。

因為自唐寧率軍進擊遼東,占領盛京,再敗豪格,讓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曾經張狂不可一世的滿清,已經不是新軍的對手,別說保住江北的的半壁江山,似乎連自保都困難了。

正因為如此,他們才不得不絞盡腦汁的想出讓弘光帝複辟的這出大戲,就是在努力掙紮。

從這裏可以看出,清軍已經不是新軍的對手了。

對他張獻忠來說,不管是新軍還是清軍,他都不希望任何一方坐大。因為任何一方坐大,就很可能成為他張獻忠的大敵。

最好雙方打死打活,他張獻忠在邊上撿些小便宜。

最後拚個兩敗俱傷,就像李自成那樣,把大明滅亡了,卻讓滿清撿了個大便宜。

他張獻忠也像撿這樣一個大漏,但事實證明,這種好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現在勝負已經分出來了,滿清基本上敗局已定,他們最好的結果是和新軍進行交換,唐寧讓出遼東,將俘虜等歸還給清軍,而清軍則退回關外。

最壞的結果,自然是清廷被剿滅在關內。

這兩種情況一旦發生,清軍不管是退到關外,還是被剿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