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七章 化腐朽為神奇(1 / 2)

麵對新軍幾路大軍的步步緊逼,清廷還是沒有做出盛京究竟是棄保,城中百姓如何處理等問題的決定。

既然一時無法做出決定,那就不能任由新軍快速推進,清軍也不得不派出三路大軍予以應對,各兩萬人左右。

之所以敢如此用兵,是因為他們確認新軍三路大軍主力皆是江北四鎮等原投靠清廷的降軍。

這些降軍還是那些人,武器上也沒有多大變化,隻是多配備了一些火炮。

麵對這樣的軍隊,大清精銳還不敢與其野戰的話,那也沒必要討論盛京城的問題了,直接逃跑就對了。

當然,唯一不對稱的,就是兵力,每一路清軍至少要麵對七倍於己的軍隊。

不過,這也不是多大的問題,畢竟入關之後,他們麵對十倍於己的軍隊都經常能夠取勝。

當然,唐寧所率的真正新軍除外。

雙方終是不期而遇,首先與清軍碰麵的是剛占領廣寧衛,然後繼續北上的西路軍。

而且,所碰到的還是多鐸率領的清軍。

要知道,在幾個月前,江北四鎮還是在多鐸麾下效命。

雖然之前他們想到過與清軍碰麵後的各種情景,但清軍突然出現在視線中時,這些原江北四鎮的士兵心中還是隱隱有些畏懼,在知道對方主將是多鐸後,這種畏懼情緒更甚。

沒辦法,很多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夠改變的,除非他們能夠真正的戰勝清軍。

但好在他們不是孤軍奮戰,他們身後有關寧軍及大順軍的騎兵,雖然不及清軍的騎兵多,但還有真正的新軍。

新軍兵力不多,隻有五千人左右,但那也是非常強的後盾。

新軍以江北四鎮的步兵置前,關寧軍和大順軍的騎兵置於側翼,新軍的火槍兵置後。

這種陣形,作戰主力自然是江北四鎮的兵力,騎兵尋找機會從兩翼對敵軍發起進攻,而新軍的火槍兵,主要起督戰的作用。

如果前方的江北四鎮真的戰敗,火槍兵也可以出來穩定局麵。

畢竟清軍也隻有兩萬騎兵左右,即便沒有江北四鎮的步兵,光憑萬餘騎兵加上五千火槍兵,也絲毫不會弱於清軍。

隻是新軍不想再頂在最前麵承受損失,還可以趁機練一練人數眾多,但戰鬥力又不強的江北四鎮的士兵,這才如此發兵和布陣。

其實,不隻有新軍擔任督戰的職責,江北四鎮的主將也各自組建了督戰隊,因為他們知道現在必須要用命了,不是保存實力的時候。

他們也清楚,在他們之前歸順的左夢庚的左軍和高一功、李過等人的大順軍,都有了不錯的表現,各將因戰功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任用和封賞。

而他們這些江北四鎮的人,是被韃子丟棄不要的再被新軍收編,如果再不用命,李成棟、劉良佐、劉澤清等人的下場就很可能發生在他們自己身上。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之前因為作戰不力,已經被槍斃兩個參將了,沒有人敢多說一句話。

今時不同往日,以前投靠清廷的時候,清廷為了拉攏人心,還不敢輕易直接對主將下手,以防發生反叛。

但現在,新軍還怕江北四鎮的軍隊反叛嗎?一點也不怕,幾十萬人又能怎麼樣?敢有異心的恐怕都會被處理掉。

要知道,整支軍隊的主將是黃海如,而他們江北四鎮的軍隊在投清之後,與新軍作戰最久的,就是黃海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