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寧的突然出現,無疑又讓逃亡之路變得更加渺茫,整個清廷上下,仿佛一下子變得死寂。
之前還在爭論的幾派,突然間也失去了再爭論的興趣,好似都清楚,如果在這個時候還不能齊心應對,他們三派的哪一種方式都行不通。
現在他們想的是,是停下來好好歇息一番,然後與新軍決戰。
還是繼續加快速度北逃,然後被新軍追上再決一死戰。
最終,他們在一處地勢稍微有利的位置停了下來,然後開始休整,所剩不多的物資開始分發下去,讓大家難得的吃一頓飽飯。
大多數人似乎也意識到了,這應該是最後的晚餐了吧。
本已饑腸轆轆,吃出來的應是美味,但入口卻頗為苦澀。
“隆隆隆……”新軍還有明安達禮部的蒙軍成三個方向向著清軍彙集而來。
吳三桂按照唐寧的命令,抽出萬餘兵力到了清軍陣營西側,其他幾路也稍微調整了下位置,從四個方向對清軍進行了包圍。
但是,他們都沒有急於發起進攻。
直到半個多時辰之後,隨著一陣隆隆聲響,又一支隊伍出現,眾人都知道,唐寧來了。
新軍上下振奮不已,而清軍則是出現不同程度的騷動。
他們甚至有些後悔剛才沒有聽從多爾袞的意見,趁唐寧抵達之前立即主動發起進攻,也許還能占據一定的優勢。
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他們本能的將自己當成了弱勢的一方,選擇了主動防守,也想趁機補充一些精力,以便接下來的大戰中能夠更好的發揮。
但現在,唐寧出現,其無形中帶來的壓力,都不知凡幾,這不是不到一個時辰的休整就能夠彌補過來的。
唐寧所部是從南部過來的,但唐寧在觀察了一下風向之後,直接迂回到了東麵方向。
看到唐寧所部的行動,清軍本能的加強了東麵方向的防禦。
但是,唐寧卻沒有立即下令進攻,隻是派出兩百餘騎上前。
讓人奇怪的是,這兩百餘騎的戰馬馬背上,除了坐著的騎兵,在騎兵身後兩側,還各有一個籮筐。
籮筐裏麵似乎還放著什麼東西,隔得有些遠,看不清有什麼。
這兩百餘騎衝出新軍陣形,開始緩緩的向著清軍陣營靠近。
雖然隻有兩百餘騎,但是其古怪造型,讓清軍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反而心生警惕。
因為唐寧經常會整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手段,誰知道這突然走出來的兩百餘騎會耍什麼新花樣。
這兩百餘騎在接近到距離清軍百丈左右時,主動豎起了幾麵白旗,表示自己沒有惡意,然後繼續靠近。
但清軍卻不敢有絲毫放鬆,依然嚴密注視著,直到新軍這兩百餘騎在五十丈左右的距離停了下來,然後開始了他們認為唐寧搞出的新花樣:撒紙。
這也正是唐寧觀察風向的原因,現在刮西風,所以他率隊出現在東麵。
兩百餘騎站成一排,互相之間還相隔一段距離,然後就從身後的籮筐中一把一把的抓出紙,然後直接向空中拋去,就像給死人撒紙錢一般。
當然,這不是紙錢,而是一張張方紙,上麵還寫有密密麻麻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