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3.第873章 超級陷阱(1 / 2)

趙羽詳細解釋了化肥的作用,雜交品種在選育上的優勢,至於農藥,趙羽沒有介紹,大規模使用農藥,弊端非常明顯,現在,還不是說的時候。

蔣鼎文開始絕對不信,趙羽反複解釋,口幹舌燥。

“兄弟,你別忽悠你大哥啊,大哥也是出過國門的人,了解一些,好像美國的玉米產量,一畝也不過一百五十多公斤。”蔣鼎文篤定地說。

趙羽告訴他,美國的玉米,是機械化生產,化肥是用了,但是,使用人工很少,如果是中國這種勞動密集型農業,精耕細作,同樣情況下,產量可以到500斤以上,如果選育種子,可以使玉米產量增加到一千斤!

蔣鼎文知道趙羽不是那種滿嘴跑火車的主兒,這位刀頭上舔血的家夥,能縱橫國內外,贏得美素兩大國首腦親善友好,絕對不是一般人。

他的眼神亮起來。

實際上,這位著名的黨國“飛將軍”,又不是一個簡單的沒頭腦愚忠的軍人,老家浙江,得東南風氣之先,頭腦靈活,善於動腦筋,屬於智將類型,這種人,特別喜歡謀利,這不,就連趙羽才來幾天的人都知道,這家夥在陝西當官兒,又是收刮地皮,又是經商貿易,壟斷財源,沒幾天就成為西北巨富,來到河南,之所以和湯恩伯不對付,是因為,湯恩伯把持了經濟財政大權,他無法插足,所謂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蔣鼎文沒有去過德國,所以,趙羽就用德國農業的例子,鼓吹起來,還說,自己得到過德國納粹秘密科學家的協商合作,親眼見識了種子培育的威力,試驗田的種植結果是,小麥畝產一千四百五十斤!這種種子加上化肥,可以在大田畝產一千多斤。

趙羽農家出身,父親就在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工作,耳濡目染之下,知識嫻熟,老爹本來讓他長大以後學習農技的,傾心培養,家學淵源著呢。

趙羽從生物遺傳的角度認真講解著一些知識,頭頭是道,不時蹦出來幾個現代科學術語,很快將目瞪口呆的大哥哥蔣鼎文,忽悠得一愣一愣,點頭如雞啄米。

“想不到,想不到啊!這裏居然有如此深厚的知識,如果我們能掌握這種現代農業方法,天哪,我們能賺多少錢兒?”蔣鼎文的腦袋瓜子又活絡起來。

這就是一個穿著軍裝的商人,一個披著羊皮的狼,你讓他們一類人來管民生,搞賑災,還真是搞笑。

趙羽笑起來,告訴蔣鼎文,就是農學科技最發達的德國,也因為戰爭沒有真正將前沿的科技用於農業,民以食為天,如果將來世界上,不,僅僅是中國境內,能夠占有幾十萬畝土地,每畝產量兩季共兩千多斤糧食,那是什麼概念?

蔣鼎文大喜。他可知道糧食在此時意味著什麼,誰也不清楚抗戰能打幾年,戰亂年代,糧食就是金子!

不光是農業,如果建立化肥廠,產品行銷全國,臥槽,這賺的票子還能數得過來不?

他裝作很困惑的樣子,哀歎在中國沒有實現現代化育種,化肥的條件。

趙羽大笑起來。

今天,在查看資料的時候,趙羽想了重重救災方法,有近期的,有中期的,有遠期的,還有一舉多得的,已經思謀成熟,正好他蔣鼎文前來,得其所哉。

今天,趙羽要用一個天大的餡餅,真正的餡餅,引誘蔣鼎文這個滿腦子貨利的商業軍人,地方大員,做出實質性的救災行動,也可以作為現代化農業的先驅,現代化化肥工業的國內首創者,將工農業發展,救災,甚至是國共之間的融合,都聯係起來!

從現代農業技術開始,趙羽委婉語氣,開誠精神,巧妙地將蔣鼎文引誘到自己設計的布局中,“圈套”中。

趙羽倡議,成立真正有實權的救災委員會,由蔣鼎文,湯恩伯兩位牽頭,委員會下辦理多種事務,近期,募集糧款,救濟災民,同時籌備人手,組建農業兵團,立刻組織技術,學習技術,開辦化肥工廠,從美國準備購買運進及其設備。中期,隨著河南等地的徹底光複,環境安定,以化肥廠生產和水利為領頭羊,發展經濟,激發農業,徹底穩定支柱農業,也開始獲得經濟收入,遠期,可以將這裏建設成為農業示範地區,更深遠的是,河南相對缺少煤炭資源,依賴山西,如果山西八路軍控製的煤炭和河南之間形成必然依存關係以後,國府方麵,尤其是第一戰區方麵的摩擦意願會徹底打擊,“和氣生財”,山西斷絕了煤炭,河南的日子是不能過的,這樣,國共兩黨會不會以此為契機,不至於在抗戰勝利以後殘酷內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