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塵埃甫定(1 / 3)

未如周元笙所料,會昌二十年春,殿試方過,先於太子及寧王的賜婚旨意下達的,是一道進秩固安公主李錫玥為隋國公主,賜婚博陵侯次子,並著禮部擬定冊封及大婚儀製的詔書。

這道詔書卻是帝後二人於宣政殿中,一並寫就而成的。皇後凝視明黃絹書片刻,轉顧皇帝,慨歎道,“阿玥生母早逝,自小在臣妾身邊長大,眼看著也要嫁做人婦。孩子們長大了,臣妾卻也老了。”

皇帝望向結發二十餘載的妻子,那保養得宜的麵容依然煥發神采,精致細膩的肌膚隱隱透著瑩潤光澤。若不細看,便發覺不出那些光澤隻是珠粉裝飾而成,就好比若不離近觀望,也察覺不出她的眼角早已爬上了密密紋路。

他收回目光,半是敷衍的笑道,“皇後比朕還小上兩歲,正是春秋鼎盛,日後還要看著太子成婚,享含飴弄孫之福,且不忙歎老罷。”

皇後含笑點頭道,“是了,臣妾就盼著這一天。”言罷,不免憂心忡忡再道,“隻是皇上中意之人,年紀太小,臣妾總怕耽擱了太子。”

皇帝伸出兩根手指,輕輕敲著麵前禦案,緩緩笑道,“你心裏仍是想著元笙,朕知道。不過太子曾對朕透露,他更中意周氏次女一些。”

皇後輕歎一聲,不免埋怨道,“他一個小孩子家的話,聽聽罷了。皇上到底還是嫌棄元笙。說起那傳言,日前不是已辟謠,又何必掛懷於心呢。”

皇帝擺首道,“朕倒不是嫌棄元笙。隻是那孩子鋒芒太過招人嫉恨,引來諸多是非,並不適合這個位子。”說著若有所思的笑了笑,接著道,“才說怕耽擱太子,又言他還是孩子,你的話呀,總是關心則亂。且一樣都是你周家的女孩,你如何又不一碗水端平了?”

皇後微微一曬,心裏清楚事到如今,已是難以實現最初設想,目下情形到底也算有利於自己,不過是意難平罷了。如此想著,禁不住含了幾分嗔意道,“妾身知道皇上心意已定,再說什麼都是多餘。早前昭陽郡主為阿笙做的那番謙辭果然有效,皇上偏肯聽她的呢。”

皇帝聞言,不由笑道,“這話不然,你是冤枉她了。她不光不願意女兒做太子妃,連朕說要把阿笙賜給六哥兒也一並婉拒。阿淇這些年愈發的乖僻了,好像嫁給我們李家的兒郎做媳婦是件吃虧之事。”

皇後神情便是一怔,“皇上想賜婚元笙和六哥兒?”皇帝頷首道,“朕是有此意。”皇後疾道,“這如何使得?六郎雖是皇子,出身到底差了一些,不怪昭陽婉拒,若是臣妾,心裏也是不甘的。”想了想,又淡淡道,“何況燕地苦寒,她自己嚐過那滋味,怎舍得女兒再去荒僻之處。那地方,並不適合元笙。”

皇帝笑得一笑,道,“朕的兒子,難道還配不上她的女兒?你也不必多慮,六哥兒日後是要替太子守住北境邊陲,也要替太子看住北地外將。馮長恩總有老邁的一天,屆時太子能用的人裏頭,也少不得他這個兄弟。”

皇後垂下雙目,默然良久,輕笑道,“所以皇上日前調派蔡震為馮長恩副將,原來是怕他老得太快啊。”皇帝哈哈一笑道,“你的耳報神更快,前方不過戰事方出,便有八百裏加急遞至柔儀殿中。朕的梓潼一向心明眼亮。”話雖如此說,麵上卻並未現出一絲不悅之色。

兩人相視一笑,皇後從容道,“皇上如此決定,臣妾無複多言。不過仲瑩年紀尚小,元笙又值適齡。皇上是不是應該先緊著姐姐,也好讓六哥兒早些定下心來。”

皇帝點了點頭,道,“朕一視同仁,太子妃可先行冊封禮。至於六郎,大婚之後,也可安心去往藩地,替朕、替他五哥鎮守一方。”

皇後淡淡頷首,端然一笑,道,“這樣喜事,皇上也該知會六哥兒一聲,他等了這些年,也算是等來了一個絕佳的媳婦子。”

帝後二人再度相視而笑,可惜那笑容裏並沒有太多溫度,這是交換了條件,雙方各退一步所能達成的最好結果,彼此心意相通,心知肚明,便可以疏離有度,冠冕堂皇的笑上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