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陳濤點到名字,許高卓立馬站出來,解釋道:“實際上,都是作為考試,考試的內容實際上也差不多。但是首先這種新型考試方式,每一次所需要的時間更短。比如說,如果一個讀書人,寒窗苦讀10年,他要參加科舉,當上官的話。他需要經過一級一級的考試,一直要考到進士,才能說,他是獲得了公平公正的做官機會。可是大家也都知道,一個讀書人想要考中進士,要經曆的時間是很長的。就算是他每一次考試一次都能通過,那至少他也要考上整整三年。而且,像這種一次都能通過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進士考試,三年才有一次,人的一生有幾個三年呢?就算他從20歲開始考試,考到50歲截止。中間一共有30年,隻能考10次。可是一個人他都已經50歲了,考中進士又有什麼用呢?眼看著沒有幾年他就要到退休的年齡了,讓朝廷白白養著他嗎?所有的精氣神都浪費在考場上,他還有什麼精力去為百姓做事,為朝廷做事呢?他所有的精力,都會用於,趁著現在還沒有退休,他要多撈幾筆。這樣的人才選拔出來又有什麼用呢?根本就沒有用!”
說到這裏,許高卓不禁有些洋洋得意的說道:“遼東實行了很久的這種考試製度,就完全不一樣了。首先,根據遼東曾用的學校體製,今後要重建天下所有的學堂、學院。要建更多的公立學堂。對於私人的學堂,也要嚴加管理。這些學堂,從下至上,分為:蒙學堂、小學堂、中學堂、大學堂。其中,蒙學堂,屬於強製教育學堂。顧名思義,所有年滿8周歲的孩童,都必須進入蒙學堂學習,四年。為了能夠更好的實施這項措施,遼東已經把強製教育實行了很多年,有了一套完整的強製手段,隻需要推行開來就可以了。這一點,我將以文件的形式下發給各位,各位可以自己去研究體會。”
說完了強製教育,許高卓又說道:“凡是有蒙學堂學曆的人,都可以升入小學堂學習。凡是有小學堂學曆的人,都可以升入中學堂學習。凡是有中學堂學曆的人都可以升入大學堂學習。除了蒙學堂之外,其餘三個等級的學堂,都可以通過校外學習,然後到本校參加考試的方式,來完成學業,拿到學曆。也就是說,如果有人勤學苦讀,但是家境貧寒。蒙學堂剛剛畢業,就被迫要去做工,而不能再繼續讀書。但是他已經識字,也有學習的能力,隻要他還願意學習,他隨時都可以通過自學,參加考試,獲得小學、中學、大學堂的學曆。這些學曆的獲得是沒有讀書年限的,隻要你有可以畢業的水平,就可以馬上畢業,獲得學曆。而做官考試製度就規定了,隻要你獲得大學堂的學曆,就可以參加每年不止一次的做官考試。”
“不止一次?”
從三年一次,到每年不止一次,這樣的落差,讓其他人覺得震撼。當然了,這些人的心目之中,還是覺得,這個政策到底還是有漏洞的。每年都選拔這麼多的人,哪裏有這麼多的崗位給他們任用呢?如果不需要這麼多的人,沒有這麼多的崗位,招過來這麼多的人不就是白白給他們薪水嗎?還是在浪費國家的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