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10(2 / 3)

賢太妃看夠了娃,也不是不知正事。

“你兄長的蹤跡找到了,就在京城之郊的一處茅草房裏。咱們得趕快將他轉移走,不然過兩天恐怕就晚了。”

晚了?

梁荷頌大急,“為何晚了?是哥哥病重了麼?”

“病是重,不過到不至於幾天都挨不過……”

當日,賢太妃的貓手下便領著梁荷頌派去的人,偷偷出宮去……

*

這段日子,後宮諸妃嬪個個大氣不敢出,奴才亦然,因為在那也刀劍響動而後少了一些奴才宮人之後,又接連暗地裏發生了些詭異事情,時不時這個宮的奴才失足落水,那個宮的奴才又因偷盜之類的罪名,被杖斃抑或逐出宮去,時而牽連一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平日裏連想都難以想起的才人、修儀,其中,比較顯眼的,也就屬莊婕妤了。

莊婕妤因為私下設巫蠱之術,而被賜毒酒一杯,賜死殿中。

後宮中,無人不提心吊膽,雖然沒有實打實的證據,但誰人心中都有種隱約的感覺:這,仿佛是一場血的洗禮,有一隻強有力的大手在清除後宮的釘子,無人不擔心,自己會成為那顆即將被拔出的釘子!

黎惜蘭滿腹恐慌,但又分辨不出來哪處恐慌,隻覺得自己仿佛一隻置身深坑裏的困獸,四周一片黑,什麼也看不見。

爹爹黎恭芳連著來了兩封信催促她趕緊得回二皇子,而她回複說冊封之後才能得回後,便再沒消息了,任她怎麼傳消息出去,黎恭芳那裏都仿佛是個沒有回響的深洞!

此外,宮中有風聲,說是當夜的刺客,與三王爺府有密切關聯!更有風聲,說三王爺臥病不朝都是假,韜光養晦謀反才是真,仿佛還……與大蜀國有關係!

三王爺府世子厲哲顏,是宮中的侍衛總管,刀劍相接那日,白日裏都不見他的影子,是以三王爺府謀逆,對於旁觀者來說都不是無跡可尋……

說起被大晉占領的蜀,黎惜蘭這才想起來,數月前,孫燕綏不是著急著要帶兩個人來見她麼?當時她因為錯信了孫燕綏的話,證據不足而指證梁荷頌,失了皇帝的敬佩和信任,因此幾次都沒有見她……

“胥常芬,安排一下,讓孫燕綏進宮來見本宮!”

黎惜蘭直覺,仿佛這對母子所捏著的秘密,與現在詭異的狀況,脫不開關係!

不過,黎惜蘭終究還是晚了一步!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三王爺厲鴻鈞勾結蜀國餘孽,意圖謀反,屢次設下圈套弑天子,其罪當誅,即日抄家,男丁悉數押入天牢,女眷發配西蠻……”

一道聖旨,一隊禦林軍,三王爺厲鴻鈞府立即查封!孫燕綏當日便被扣下,發配,黎惜蘭也沒能從孫燕綏身上知道一星半點兒!

且不說京城中如何談論,光是後宮這處命令不許說是非閑話的地方,那消息就像風一樣,見縫就鑽!

梁荷頌自然也知道!其實,她並不意外三王爺一家與蜀國有關聯,厲哲顏與皇上關係看起來那麼要好,最後,卻也是聽命於哥哥,以哥哥的命令行事。厲哲顏的性子,定然不是出於本心,那便是不得已而為之,至於這“不得已”的苦衷,便在哥哥蜀國王室後裔的身份揭曉的時候,不言而喻了。

皇上答應了她,要給她一個安定幸福的生活,從此以後都不再紛爭不斷,也不會再出現之前為了拔出盛家尉遲家時,不得已冷落她的情況。後宮中那些看似因為其它事意外死去、被處罰的宮人,實際上都是安插的眼線。

梁荷頌一麵心驚與後宮眼線之多,一麵驚心於厲鴻澈和她自己曾經的處境,想起來,都後怕。隻怪前任皇帝過於昏聵,才使得朝中宮中,內憂外患……

唉……

梁荷頌心中暗暗歎了口氣,懷中抱著軟糯糯的孩子,心裏忍不住閃過些許的淒寒。厲哲顏,他本不該是這樣的結局的,隻可惜他選錯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