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畢竟關係到幾十億人類的生死,就算唐啟文平時再怎麼玩世不恭,此時也是急得滿頭大汗。對他來說這短短的幾分鍾就象是一個世紀那麼漫長,等到從登陸裝置傳回的圖像穩定了下來,唐啟文發現登陸係統已經穩穩地降落在了小行星上,這總算讓他懸著心放了下來。
幸虧登陸係統的智能穩定程序在關鍵時刻發揮了作用,才沒讓唐啟文以前的努力付之流水。在當初設計登陸裝置的時候,唐啟文就為這套係統裝備了固定錨鏈。隻要登陸裝置以正確的姿態著陸,固定錨鏈就會自動射出,將這套裝置牢牢地固定在小行星表麵。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至少固定錨鏈的工作十分正常。確定了登陸裝置已經著陸後,唐啟文立刻命令其開始自檢,現在小行星離地球的距離已經非常近了,要是不抓緊時間的話,這改變其軌道的計劃最終很難實現了。
隨著登陸裝置開始自檢,唐啟文也非常緊張。雖然他設計的係統可以承受一定力度的撞擊,但這總是有個限度的。在宇宙中飛馳了幾千萬公裏,然後又意外地被重重撞了一下,唐啟文很擔心係統會出現故障。真要是這樣的話,就算登陸裝置被固定在了小行星上,最終的計劃還是無法實施。
整個裝置自檢大概用了三分鍾的時間,在見到所有係統一切正常的信號後,唐啟文終於鬆了一口氣。緩過神來的唐啟文立刻開始工作,先是確定了登陸裝置在小行星“近鄰”上的位置。然後通過超級電腦迅速計算出在小行星不停快速翻滾的情況下,裝置該如何運行才能保證讓其的軌道發生足夠多的偏移,從而避免和地球相撞。
這樣的計算十分複雜,要不是唐啟文有超級電腦的幫助,恐怕直到小行星撞上地球時計算工作都還沒有完成呢。不過唐啟文完成這項工作,卻隻花了短短幾十分鍾時間而已。在結果出來後,唐啟文立刻把整套程序都傳送到了登陸裝置的電腦上。
收到了來自唐啟文的指示,那裝置立刻立刻開始工作。不過因為小行星在不停地旋轉,所以裝置工作起來也是斷斷續續,不象唐啟文之前想象得那樣,可以連續運行來改變小行星的運動方向。
這麼一來係統原來十六小時的工作時間就會大大延長,預計會增加到二十八個小時。讓唐啟文擔心的是係統的工作時間延長後,很有可能造成小行星軌道改變的幅度不夠,最終還是會撞上地球。不過此時他已經沒有其他補救的方法,也隻能是死馬當成活馬醫盡人事看天意,希望地球能逃過這一劫了。
接下來的二十多個小時裏,唐啟文不眠不休地關注著個方麵傳來的數據。因為這套係統的推力很小,所以對小行星軌道的影響也很不明顯,一開始隻通過地麵望遠鏡的觀測,很難確認小行星“近鄰”的運行軌跡有沒有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