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招收徐庶(2 / 3)

是啊,想要治理一個國家,必須擁有一大批賢能之士。就算你這個君主再能耐,知道的再多,也管理不好一個國家啊。別說一個國家了,就是小到一個企業,如果隻有你一個光杆司令,不出三天便要倒閉。

陶新心中一動,他等的就是徐庶這句話,於是乘熱打鐵,道:“若有元直肯助我一臂之力,何愁大事不成啊。我替桂陽百姓,請求元直出山相助。”

陶新甩袍跪下,雙手抱拳舉過頭頂,一臉希冀的看著徐庶。他一跪下,甘寧周倉等人紛紛跪下,懇切的看著徐庶。

陶新從來心高氣傲,這還是他第一次下跪求人。不為別的,隻因值得。一郡之主行此大禮,徐庶誠惶誠恐,連忙跪在陶新麵前,道:“如若不棄,庶願效犬馬之勞。”

這一刻,仿佛天下的雲彩都是亮的,世界的花朵都是香的。陶新覺得自己在做夢,忽忽然不知其所以然。徐庶真的答應了嗎?陶新不敢相信,卻更加不敢不信。

和徐庶相互攙扶起來,對手下甘寧徐仲他們道:“我拜元直為軍師,元直之命,便是我之命也,爾等務必順從。”

“得令!”甘寧等人齊聲道。雖然不知道這徐庶具體有什麼本事,不過能讓陶新這麼重視的人,他們自然也會重視。不為別的,隻因他們相信陶新,隻因他們佩服陶新。

得到陶新的重用,徐庶自然也開心。作為一個漂泊了這麼久的人遊俠,心有抱負而無處施展。現在正是他大展宏圖的時候,如何能不興奮呢。

兩人同喜,陶新又認真的向徐庶請教治民之策,徐庶自然知無不言,給陶新提出了許多條建議。當然,這些事情,陶新就交給他一手去做。不需要徐庶親自動手,隻是代自己發號施令罷了。

徐庶真正的才能,並不是在治民之道上,而是他那神鬼驚歎的用兵之道。治民隻是為了更好的用兵,心懷大誌之人,自然誌在天下。有了徐庶的輔佐,陶新相信他離天下近了一大步。

陶新拜徐庶為軍師,消息傳到劉表那裏,劉表立即召集部下文臣武將開會討論。

劉表問:“單熊何許人也?”徐庶為了保持低調,並沒有對外宣傳自己的真名。而劉表輕視徐庶年輕,言語中頗有不屑。

蔡瑁向來自大,把誰都不放在眼裏,更不要說一個他沒有聽說過的人了。歪嘴一撇,不屑道:“量一二十四五的小兒,有和能耐。陶新小兒部下皆是年幼之輩,如此治郡焉能長久。”

“非也。”廊下一人出列,觀之乃蒯良,蒯良道:“不可小視此人。此人乃潁川郡人士,姓徐名庶字元直。少時好打抱不平,因犯了人命官司,故而改名單熊。其人有經天緯地之才,匡扶社稷之能。主公萬萬不可小視此人。”

蔡瑁等人心裏雖然不以為然,但嘴上卻不再反駁。蒯越和蒯良兩兄弟是值得尊重的人,他們說的話自然不會錯。

劉表聽後皺起眉頭,問道:“比卿如何?”

“十倍於我。”蒯良誠然道。

蒯越惶恐,道:“若如此,陶新得之豈不如虎添翼,桂陽不可不防啊。”

“此話如何講?”劉表連忙問道。

蒯越道:“主公,前翻回來有一事未曾稟明。陶新雖然年幼,但法製有度,練兵有素,深得桂陽郡百姓愛戴。他有一支軍隊,名喚近衛營,人數雖少,卻能一一當十,戰鬥力不可小視。其部下更有兩員猛將,一名甘寧,一名周倉,此二人俱是不可多得的猛將。如今又得一善謀軍師,可見陶新野心不小。故而不可不防也。”

提起甘寧和周倉,文聘也不由感慨:“主公,那周倉雖然有勇力,末將自信五十回合可勝之。然那甘寧,卻是世之驍將,以末將之力,二十回合便不能敵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