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風雲幻變(1 / 2)

陶新大軍破了江陵,占領南郡。劉表氣火攻心,一口氣沒上來便一命嗚呼。隻留下庸若無能的劉琦和年紀尚幼的劉琮,雖然劉表生前喜愛聰明的劉琮,但在一班大臣的強烈建議下,劉表隻好無奈的把位置傳給劉琦。

沒有蔡氏的支持,劉琮想到得到傳位,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他年齡太小了,荊襄那些有誌之士怎麼會聽令與一個六七歲的小孩呢。所以劉琦理所應當的坐上了荊州之主的位置。

但他老爹的棺材還沒入土,他麵臨的問題讓他頭疼不已。陶新十萬大軍虎踞江陵,對襄陽虎視眈眈。荊襄九郡,如今隻剩下襄陽和江夏二郡了。劉琦,已經沒有退路。

但他老爹尚且不是陶新的對手,更何況安若無能的劉琦呢。讓蔡氏為劉表守靈,他拉著蒯越蒯良等骨幹來到偏廳開會。

“諸君是我父生前最仰仗者,如今荊州有難,恐將不保,還望諸君多多勞神,想良策拒敵啊。”劉琦如火上眉毛,早已手足無措。

“主公勿憂,某願為使,以三寸不爛之舌往陶營求和。主公許以重金,與之結盟,共擁荊襄之地。一來可以保住先主基業,二來也可借陶新之手抵禦孫權曹操等人。此為上策也。”廊下一人主動請纓,劉琦看去,乃是別駕伊籍。

他記得伊籍以前就有出使陶新大營的經驗,他這裏隻有伊籍和陶新最熟悉了。聽伊籍這麼一說,雖然收複不了失地,但能保住剩下的地盤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劉琦有些心動。

“伊機伯,你欲陷主公與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地嗎!”站在首位的謀士蒯越怒斥道。

在荊州,伊籍的地位遠不如蒯氏兄弟。不過他也不是吃素的,自己提出保荊州的建議,你有什麼意見提出來就是了嘛,幹嘛扣這麼大一頂帽子。當下反駁道:“軍師為何如此說。”

蒯越將手背在身後,從廊列中走出,上前一步道:“舊主新故,新主剛立,你叫主公與仇人結盟,如何對得起九泉之下的舊主,這是不孝;舊主乃是先帝親封荊州牧,鎮守荊襄九郡數十年,未曾失寸土,主公身為漢室宗親,當全力保疆衛土,你拱手讓人,是為不忠;陶新乃豺狼虎豹,貪得無厭,若以沃土養之,待其羽翼豐滿,荊州之地必再遭戰火,百姓心懶我主,南方數郡渴望回歸,你叫主公拱手讓人,是為不仁;蔡張二位將軍為保疆土而犧牲,無數為我主將士喪命,如果主公不為他們報仇,反而與仇人苟且結盟,是為不義。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安能為荊州之主?”蒯越越說越激動,湊到伊籍跟前,瞪大眼睛盯著伊籍。

伊籍被說的毫無還嘴之力,悻悻地退下,低著頭不敢看其他人。他也是想為劉琦分憂,哪裏想的這麼多。這麼大的帽子,他伊籍可戴不了。雖然如此,他心裏依然有些不忿蒯越的話,他不認為蒯越能想出什麼好的主意。

劉琦本來就夠煩的了,不想再看著大臣們吵起來,於是為伊籍辯解:“軍師休怒,伊別駕乃是好心。既然軍師不同意伊別駕的計策,不知軍師有何良策,可以退敵呢?”

蒯越對劉琦鞠了一躬,謙恭道:“主公,越有一計,不但可以退敵,還能奪回失地,為千千萬萬死去的將士報仇,先主亦可含笑九泉。”

“什麼計策,快說!”聽說有這樣的計策,劉琦激動的連屁股都從座位上抬起來,一隻手伸出去,緊張地問道。

蒯良回道:“如今想要擊退陶新大軍,非外力不能也。”

“外力?”劉琦皺起眉頭,問:“軍師欲叫我向他人求援?”

“正是。如今隻憑荊州之兵,難以退地。”蒯越道。

劉琦想了想,問道:“益州劉璋,與我同為漢室宗親,軍師是否要我向他求援?”

“非也。”蒯越搖搖頭,道:“劉益州暗弱無能,做事惜身,且有張魯在北牽製,其必然不會發兵救援。況且劉益州兵微將寡,並非是陶新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