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風雲幻變(2 / 2)

劉琦不解,憑他的智商實在想不出除了劉璋還有誰會發兵救自己。想了片刻不明白,急問道:“那軍師所言是何人?”

蒯越微微一笑,高深莫測地說道:“縱觀天下諸侯,唯有漢室丞相曹公才能勝過陶新。曹丞相平定北方,收青州降兵,河北之眾,可謂兵精糧足。又有虎豹騎,近衛兵等精英軍隊,足矣勝過陶新的丹陽兵。”

“曹丞相帳下謀臣猛將何止千員,文有郭嘉,賈詡,程昱,荀彧,荀攸等足智多謀之士,武有虎將呂布,及許褚,夏侯惇夏侯淵,徐晃張遼,張頜等驍勇善戰之將。可謂人才濟濟,兼濟天下也。”

蒯越把曹操的基本情況分析給劉琦聽,他說的並非無稽之談,而是真實情況。不是有意要嚇劉琦,隻是讓劉琦認清楚現在的形勢。一個陶新不足為慮,真正可以掃平天下的,是北方的曹操。雖然有抬舉陶新的嫌疑,不過這也是為了更好的修飾曹操的勢力和能力。

“蒯異度,你居然在這裏大言不慚。”蒯越話剛落音,就有人出列怒斥,“曹操托名漢相,實為漢賊,這是天下盡人皆知的事實。我主身為漢室宗親,雖不能替漢室奪回天下,焉能將漢室之土拱手讓給漢賊。你這不也是陷主公與不忠不孝之地嗎。”

說話之人年紀雖大,但說話的語氣卻鏗鏘有力,措辭嚴厲。眾人觀之,乃是侍郎李圭。李圭忠心耿直,忠於劉家。不論是伊籍想和陶新求和,還是蒯越要向曹操求援,他都不容許。

劉琦也有些猶豫,他現在唯一可以依賴的就是蒯氏兄弟。不過看他們的樣子,是一定要請曹操出麵,才能擊退陶新了。但曹操的為人眾說紛紜,劉琦不知道誰說的對,誰說的錯。

蒯越沒有理會李圭,在荊州,劉表和蔡瑁一死,沒人有他們兄弟二人有影響力。他沉著不變,繼續對劉琦說:“主公,先主自黃巾造反起多年征戰,得荊州牧之位,成武侯之爵實屬不易。一旦陶新攻破襄陽,別說爵位不保,就連性命亦將不保也。曹丞相仁德布於海內,主公真心歸附,必然可保荊州牧之位,亦可加官進爵,光耀先主之德。得失益損,還請主公三思。”

劉琦本身沒有主見,他隻有一個想法就是那個方法能保證他的地位和爵祿,他就采用哪個辦法。所以,他再一次心動了。

“蒯越,你好大的膽子……”李圭高聲怒斥,還要辯解,但被劉琦出言打斷:“諸君莫要爭執,容我考慮過後再做決定。諸位先請回吧。”

把大家打發走以後,劉琦把自己關起來考慮了整整一個晚上。想到張繡抗拒曹操,還殺了他的愛將典韋卻依舊受到好的待遇。劉岱喬冒等人也在曹營受到很好的待遇,他認為曹操就如蒯越所說,是一個真正的仁人君子。第二天,他召集大家宣布,投靠曹操。前提條件就是保證自己荊州之主的位置,爵位隻能高不能低。

不容李圭等人反駁,立即派出蒯越和韓嵩出使許昌,早曹操商量。曹操等的就是這個機會,見到蒯越大喜,拉著蒯越的手道:“我不喜得荊州之地,獨喜得異度耳。”

第一謀士郭嘉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隻要得到荊州之地,占領南方便不再是難事。他建議曹操立即出兵,囤聚襄陽,江夏兩地。從兩路夾擊陶新,另派輕騎斷其歸路,一戰可破陶新。

曹操采納郭嘉的建議,決定親率大軍南征。另派曹仁李典領兵駐往江夏。

如果您覺得《穿越三國誌》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6/6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