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九章(1 / 2)

由格雷格三世始作俑之,在安奎利塔斯發生的宗教戰爭因為克萊斯特的自殺而得以結束。剩下的洛倫姆人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軌道中,費力克斯這時仿佛突然清醒一樣,辭去了農神神殿祭司的職務,重新拾起繪畫舊業。後人都以為,如果他不是由於前些年遭遇到的蠱惑,那麼今天我們談及世界最偉大的畫家之一時應會無可置疑地講出他的名字。他晚年的代表作,那幅著名的《垂死的農神祭司》,也許就是他對於自己過去荒唐行徑的自嘲。

在格雷格三世死後,帕蒂略斯當權派內部發生了一些分歧。基裏爾並不是一個習慣於用強權和陰謀推進自己事業的人,他比格雷格三世更像是一個純粹的祭司。麵對宗教分裂的現狀,他希望用自己的言語和實際行動感化世人。因而那些希望繼續奉行格雷格三世那種強硬政策的人對基裏爾就產生不滿,他們在帕蒂略斯的一次公開集會上,居然當場宣布廢黜基裏爾的大祭司職位,並推舉出他們一派的一人充任大祭司一職,稱為曼努埃爾一世。基裏爾聽說城內發生變亂,便穿上最為莊嚴的服飾,沒有理會朋友們的勸阻,隻是在幾個隨從的陪從下從居住的神殿走到公共集會場所。好事的群眾當時正在那裏圍著曼努埃爾和他的同夥,他們看到基裏爾徒步走來後,出於一種莫名的敬畏之情立馬跪伏在他的身邊。不過基裏爾一句話沒有說,他徑自穿越人群,走向曼努埃爾他們。而這時,曼努埃爾一夥人也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居然也跟隨者群眾們跪下了,仿佛是要請求基裏爾對他們所犯過錯的寬恕一般,他們的宏偉計劃也因此而宣告終結。基裏爾沒有懲罰他們,他隻是和善地為他們的罪行當場做了懺悔,就讓他們回各自的家裏去了。事後,基裏爾的朋友又提議為基裏爾建立一支私人衛隊,因為他們害怕那些陰謀者會趁基裏爾勢孤力單時殺害他。但基裏爾拒絕了這個建議,他回答說隻有暴君才會需要私人衛隊用以反對人民。

這些事情在為基裏爾贏得極高聲譽的同時,也在某種意義上提醒了當時利德哈姆多克王哲羅姆。哲羅姆在回國後不久便在自己的國家推舉了一名大祭司,稱為傑曼努斯一世,並且編造出許許多多的謊言,用以證實基裏爾一世的不合法性。隨後他就整頓軍隊,準備以恢複合法大祭司的借口入侵帕蒂略斯。在戰爭的前夕,他任命自己非常喜愛的外甥羅蘭作為自己私人衛隊的指揮官,但羅蘭因為年輕氣盛,希望盡快在戰爭中證明自己,所以堅持要做後衛部隊的指揮官。哲羅姆非常猶豫,然而最後他還是同意了羅蘭的請求。羅蘭在鄭重地接受了任命後,向哲羅姆保證,他不會讓利德哈姆多克的軍隊丟掉一匹戰馬甚至載貨的牲口,除非敵人留下他的寶刀。不過哲羅姆命令羅蘭趕緊閉嘴,因為他覺得羅蘭的話十分不吉利。就這樣,哲羅姆率領大軍出發了。然而當他剛剛翻越山路來到海邊時,他突然聽到了後衛部隊發出的號角聲。哲羅姆頓時變得心慌意亂,他對隨從們說:“我聽到羅蘭的號角!他不會吹的,如果他不是無路可走。”因此他趕忙叫軍隊調轉方向救援羅蘭。但沒過多久,號角聲就消失不見,於是哲羅姆大聲哭泣道:“不幸!我的外甥,不幸!”然後栽下馬去。哲羅姆的隨從趕忙攙扶哲羅姆回到營帳,而整支軍隊也就在原地駐紮下來。當哲羅姆的情緒剛剛穩定下來,襲擊羅蘭部隊的敵人便出現在了哲羅姆的麵前,他們提著羅蘭的頭,把它扔到哲羅姆陣營前方。哲羅姆對此大為憤怒,他不顧地勢的不利率領軍隊進攻敵人,但是被打敗,他自己也被殺死——哲羅姆這樣一個功勳卓著的國王就這樣因為被悲傷和氣憤攪亂心智而死去的。之後,擊敗哲羅姆的一派人就順利接管了利德哈姆多克的政權,他們還將傑曼努斯一世處以死刑,並向基裏爾派遣使者表示尊敬和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