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章(1 / 2)

也正是在格雷格三世於特朗西特斯掀起宗教狂潮的那幾年,帕特裏奧克斯的國王斯弗裏斯·西澤因回應巴克爾群島人的請求,與安維赫人發生衝突。安維赫人是我們對南方的尼格魯斯大陸上最大帝國安維赫居民的稱呼,他們當時在第二十三王朝皇帝萊安的統治下。萊安急於通過戰爭來取得個人聲名,因此不顧人民的苦難先後征集了五十萬人的軍隊,四處發動戰爭,其中的十萬就被充作海軍橫渡大洋,入侵我們稱之為巴克爾的群島。

巴克爾群島作為橫介在特朗西特斯與尼格魯斯大陸的一個群島,也是普利斯提莫等地區人民前往尼格魯斯大陸進行貿易往來的重要中轉站,因而那裏的居民構成十分混雜。據說這個群島沒有原住民,第一批移民是差不多同時從特朗西特斯和安維赫遷入的,而過了一百多年後,這兩批人才發覺對方就居住在離自己不算遠的島上。在隨後的日子裏,一部分普利斯提莫人和其他地區的民族也相繼來到了這裏。不過由於安維赫帝國常常陷入各種各樣的紛爭之中,他們的人口又格外繁榮,因此移居到這個島上的安維赫人要遠遠多於其他民族,在這些安維赫人的幫助下,他們的皇帝在大多數時間內都控製著這個島嶼,然而在莫加洛人征服特朗西特斯之後,他們也攻占了巴克爾群島的大多島嶼,在那以後的一百多年裏,莫加洛人一直控製著這片群島。當身在普利斯提莫的莫加洛人失勢後,駐留在島上的莫加洛人擊潰了屬民們的反抗,保持了自己的統治地位,並以獨立王國的身份與帕特裏奧克斯和阿皮齊亞等國締結了同盟。

萊安是在經過長時間的準備,於859年出兵巴克爾群島的。在這支龐大的艦隊中,有六百艘巨大的戰船,此外還有大大小小的運輸船上千條,一般的看法認為在這個艦隊裏麵的安維赫人總數達到了三十萬。可能這數據並不精確,但至少不會與實際情況相差太遠,至於安維赫人自己的曆史中所稱呼的百萬海軍,那就是一種極為失真的數據了。無論如何,這種龐大規模的部隊在世界任何地區都不多見,不過安維赫的軍隊數量幾乎一直要以十萬來計數——當然,其中到底有多少真正的士兵,有多少是連戰場都沒踏上過的雜務人員,還有多少是憑空虛構出來的人員,這些都需要我們好好辨別。

巴克爾群島上的人聽說萊安軍勢浩大,其中的一部分安維赫人或是出於害怕,或是出於對故國的懷念,他們在敵人尚未動身時就宣布投降。而其他島嶼的居民,則聚集在一起討論是否要進行抵抗。在會議上,當時巴克爾群島的國王夕巴斯汀給大家打氣,他一方麵貶低安維赫人的戰力,一方麵向他人描繪被征服後所要降臨的暴政,這些話成功令許多島嶼的居民恢複了勇氣,於是他們團結在一起,決心為了自己的自由抗爭到底。

這樣,巴克爾群島南方的島嶼就基本歸屬於安維赫人,北方的島嶼仍然保持著獨立。由於普利斯提莫人已經被艾爾帕度征服,成為了一個個被剝奪軍隊的藩屬國,夕巴斯汀就選擇第一時間向特朗西特斯人求援。然而,除了阿皮齊亞與帕特裏奧克斯兩國意外,包括安奎利塔斯在內的諸多國家正苦於自己國內的宗教動蕩,因而以種種理由婉拒了對方的請求。不過安奎利塔斯的議會同時表示,如若在自己國家動亂平息之際,巴克爾人還需要他們幫助的話,他們將盡快出兵。至於阿皮齊亞和帕特裏奧克斯兩國,雖然他們同樣麵臨著國內的宗教紛爭,可他們出於對同盟協議的尊重,以及自身利益的考量,仍是各自派出了一支軍隊前去支援巴克爾群島上的居民。

雖然安維赫人的艦隊龐大,但他們並沒有如預期那樣,以迅猛的勢頭迅速征服整片群島,反而自出海伊始,便遭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由於安維赫人不熟水性,他們的大多士兵在被征召來之前甚至還沒有見過海洋,所以他們軍隊裏有許多其他民族的水手操作船隻。當離岸航行數日後而完全不見陸地時,許多安維赫士兵開始無緣無故地恐慌起來,他們在船上聚集在一起,暗地裏說那些異族人正把他們送向死亡。而時運不濟,他們又遇上了一次規模並不算大的風暴,在風暴的顛簸與引起的恐慌中,很多安維赫士兵出於對水手的不信任,竟然在最需要對方的時候盲目殺死了他們,因而許多船隻徹底失去控製,在艦隊當中橫衝直撞,引起了更大的傷亡。這次海難讓安維赫人的軍隊失去了八十艘戰船,還有不計其數的小船隻。一係列不幸過後,士兵們對那些來自不同民族的水手更加不滿,他們公開向自己的長官抱怨,並在背後殘酷地虐待自己船上的水手——其實如果他們明理一些,會發現他們自身的責任更加嚴重。雖然安維赫人當時的水軍首席將軍塔伯禁止手下士兵惡劣對待船上的水手,但對安維赫人來說,缺乏軍紀是他們一貫的作風,因此這條禁令並未起到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