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三笙憤怒的瞪眼掃向人群,神色忽然一愣:“丁老?”
“丁老您怎麼來了?”郭成教也驚訝的發現了圍觀人群中的一名老人。
圍觀人群不少人認識丁老,看到丁老出現皆是驚訝,識趣的趕緊讓出位置。說起這丁老,也算是圈裏名人,乃是林城大學曆史係老教授。許是教曆史的緣故,觸類旁通自學了古玩鑒賞尤其是書畫瓷器這一塊,在圈子裏名氣頗為顯達。
“瞎溜達溜達消消食,小夥子你說,別管我。”老人擺了擺手,示意莫川繼續,顯得頗為宅心仁厚。
莫川不認識丁老,但看眾人態度,也知道這丁老不簡單。於是衝他笑了笑,微微吸了一口氣繼續道:“我的結論和楚掌櫃的確差不多,不過,我有一點新的看法,或許有點用處。”
“首先關於這幅畫的來曆,楚掌櫃已經說了,我就不多說了。楚掌櫃也說了,這幅字紙張看著就是明清之物,隻是這字有些問題,我對此的看法也是一致的。”
“說說你的發現吧!”有人看似急促,實則嘲諷道,因為莫川字裏行間的都是楚三笙之前說過的話。
莫川也不惱,繼續道:“我認為這幅畫的確是明清之物,但是這字絕對不是鐵保寫的。我猜測,應該他人贈予鐵保,而且多半是仰慕或者……”莫川猶豫一下:“……或者是獻媚者贈送的。”
此言一出,眾人大嘩。
莫川這結果簡直太狂斷了,竟然因為一件古物的品鑒,引申出是獻媚者贈送,考古學家也很難做到這一點啊,你怎麼這麼肯定?搞的就跟你穿越過去親眼看到的一般。
“這……這也太假了吧,你說這是鐵保臨摹他人楹聯,或者別人贈送的都有一定道理,偏偏說是獻媚者贈送的,這……”有人已經無語失望的搖頭起來。
“就是就是,太牽扯了吧。不會是為了語驚四座而故意這麼說吧?”有心思靈活之輩想到這個可能。
就是楚三笙、郭成教臉上都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楚三笙之前得出“物是明清之物,隻是字不是鐵保之字。”潛台詞就囊括了好幾種可能,譬如舊紙新字、譬如臨摹之作、譬如古人仿製之作等等。
偏偏莫川根本不按照他這思路,竟然給出“獻媚者贈送”的結果,這也太假了吧?
“有意思,小夥子繼續說?”丁老忽然開口道,他一出口,頓時將所有質疑壓了下來。
莫川看著眾人懷疑一片的聲音,心中反倒放鬆了下來,不管他說得對不對,這都是一種新的角度,想來應該可以證明自己的價值。
“我之所以得出這個結論,原因很簡單,就在於這首詩上!”莫川念起這幅楹聯:“義利源頭識頗真,黃金難換腐儒貧。這句話意思很簡單,乃是詩人自比陳腐無用的讀書人,但是在道義和利益麵前,依舊能夠判別是非,不會被錢財黃金迷住心竅。”
眾人麵麵相覷,因為莫川的選擇的角度,確實出人意料。
“這是李汰自謙的話,實際上不用解釋,大家也看得出來。李汰作為剛正不阿的典範,被譽為史上最清廉的八位官員,他寫出這詩句不奇怪。但若是被人拿來自比,你們不覺得奇怪嗎?”
“奇怪,有什麼好奇怪的?”眾人理所當然的反問。
“原來如此!”丁老忽然激動的一拍手道:“原來是這樣啊!”
眾人看到丁老反應,頓時麵麵相覷,莫非莫川得出的結論是對的?
“丁老這?”楚三笙問道。
丁老笑了笑道:“讓這位小夥子說吧!”
眾人目光頓時再次齊聚莫川身上。莫川得到丁老的肯定,心中頓時鎮定了不少:“這和文化邏輯有關係。在西方,流行的是誇獎自己、肯定自己。但是在咱們華夏,即便是一個人再優秀,也需要自謙。不然隻會被人認為狂妄。所以自謙是個華夏傳統,尤其是在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