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詛咒?(1 / 2)

莫川笑了:“這話問得好!單憑兩棵樹或許可以形成富貴局,但是其影響力絕對有限,如此更別提分潤給這麼大的一座宅子了!”

“不過,之前我也說了,在看到這裏風水的瞬間,我的第一反應便是借了這裏的水勢,實際上在仔細觀察這裏情況之後,我敢肯定我的第一反應並沒有錯!這座宅院或者說這座涼亭能夠形成如此顯赫的招財富貴局,正是借助了這裏的水勢!”

莫川又道:“正所謂水之勢,類多流走而散逸,惟患不澄凝,若見諸水所積,便是真氣所鍾。且下聚地惟取凝蓄之氣居多,所謂收水不收山者,正用之此處,故以水之積氣為生氣耳。簡而言之,便是水聚而不死,彙八方之生氣,方為大吉。仔細觀察這裏的地勢,雖是一馬平川,然而這裏的水勢卻十分特殊。”

“仔細看這座魚塘不正是聚而不死麼?這彙聚四麵八方的支流活水,不僅養活了供應半座城的蔬菜瓜果,更是送來了涓涓生氣,這生氣雖細且微,但是架不住這四麵八方的源源不斷啊!換言之,這座池塘不僅是水源的中轉站,也是水勢的彙聚點之一。”

“如此將宅基修建在這裏,自然正好獨享這水勢之利。不過,成也蕭何敗蕭何,這水勢可不是誰都能借的,若是命薄,這所謂水勢恐怕也就成了催命符!曆史上,水滸傳中的梁山水泊便是借了這個水勢,我記得書中曾這麼描寫:‘山勢險峻,峽穀深邃,唐未時黃河潰決,周成大澤,廣八百裏,即古梁山泊。’借八百裏水勢,也難怪前半生倒黴連連的一百零八好漢能攪得宋朝風雲迭起,隻可惜……《金史·食貨誌》曾言:‘黃河已移故道,梁山濼水退,地甚廣,遣使安置屯田。’如此,這般風水奇景現在大概是看不到了。”

莫川說著說著靈光乍現的聯想到水滸傳的梁山描寫,心中忽然一窒,似有所感!(關於水滸傳中“梁山”爭議極多,若與各位書友觀點衝突的,還請一笑而過。)

莫川停頓了一下,靈光乍現的鑒古而觀今,令他思緒忽然有些發散,刹那間他想到了很多東西,很多關於成敗榮辱的東西。

半晌,莫川才回過神來道:“不好意思,溜號了。”

季沛白早就被莫川所言給震撼住了,哪裏還敢介意,所以連連擺手:“沒關係,老弟你繼續。”

莫川笑道:“其實下麵也沒什麼好說的了,我猜測正是因為這水勢好借而不好斷,所以那高人才僅僅修建了一個涼亭,沾點招財福氣見好就收。另外從這個角度來看,栽種槐樹以借水勢,西種榆樹成火龍之勢以平衡水勢也就不難理解了。”

季沛白聞言久久無言,良久感慨道:“難怪那人能從都轉鹽運使司運使的位子上退休!”

是啊,從這風水布局上,就能看出那姓陳的官員的厲害!貪婪乃是原罪,知道這一點的人很多,但是能忍住貪婪的可不多,而能克服這一點的人一般混得都不會太差。

實際上,此時季沛白想的可遠遠不止這些,莫川的話更是令他聯想到自己。

說起來,他自從買下這宅子之後,運氣確實越來越好,各種路子極容易鋪開。尤其是上次胡子出事,惱怒報複柳家,因此牽連甚廣,好多和胡子有關係的人都慘遭毒手,而他愣是險之又險的避開了這場風波,不得不說,運氣好得簡直嚇人。

之前季沛白還覺得是因為他事情做的天衣無縫,所以才安穩渡過,現在想來難保裏麵沒有風水之助。如果這水勢真如莫川所言,命薄者難以承受,他會不會也會遭到這風水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