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八章 替補(1 / 3)

看書網.630.,最快更新從大學教師開始最新章節!

領導一張嘴,下麵跑斷腿。

讓員工寫思想彙報是一件大好事,這個年代的大部分人都有向組織靠攏的主觀願望。

如果思想彙報寫的好寫的勤快,同時跟領導的關係又還不錯,就有很大的概率做積極分子,這樣就有機會參加學校培訓,拿到結業證書,進入預備期,一年後就可以轉正了。

沈光林從東陵回來之後,就讓養殖基地的所有人開始寫思想彙報。

生物科技公司雖然是合資企業,但是他們也是有工會有組織的,該有的一樣都不能少,這也算是給了大家一個爭取先進的機會。

思想彙報很快就全都收齊了,全廠員工一共177人,思想彙報也是177份,一份都不少。

沈光林前段時間花錢買了平安,肯定是意難平的。

他有匿名信的影印件,也是時候對比一下究竟是哪位熱心的朝陽群眾在針對他們了。

筆跡鑒定是一門學問,一些公安院校還為此專門開了這門課。

依照沈光林的身份和地位,他想找一個這樣的專業人士來幫忙並不困難。

對比工作隻進行了不到三天,人很快就找出來了,是公司的一位財務人員,叫做張科。

沈光林看著兩份手寫文件,一份是思想彙報,另一份是舉報信,看筆跡並不是特別像一個人啊。

但是,在專業人事眼裏,這一切簡直毫無遁形的可能,一些人故意改變筆跡,但是勾撇捺總有自己的個人習慣,寫的字越多,露餡的可能性就越大。

真的不要質疑專業人員的實力。

接下來就好辦了,沈光林有的是辦法。

養殖基地一共有四個會計和三個出納,這個隊伍也算是很龐大了。

主要是因為他們需要處理的財務問題也比較多,比如跟二建進行的項目結算,都是他們這邊在對接的,甚至包括足球烯實驗室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是這邊的財務人員處理的;

而且天宮一號的建設資金也是從養殖基地的賬上走的,有些甚至就是用的養殖基地自己的資金;

現在,他們又要跟扶桑做生物進出口的生意,這些外彙也需要處理。

因此,但凡涉及到跨國貿易,需要的財務人員的數量確實會多一些,這也是情有可原。

寫舉報信的這位張科就是其中的一位出納,並沒有財務基礎,是別人介紹進來的,背景關係大約是一位街道某小領導的親戚。

其實張科這個人沈光林也是認識的,因為讓他去采買過幾次物資。

當然,這些物資並不都是用於生物基地生產的,大部分是用於培養沈光林的個人消費習慣的。

畢竟,沈光林成立生物公司的初衷就是為了讓自己花錢更方便一些,不然,所為何來啊。

沈光林當時就想了,自己個人消費的話,長期從實驗室報賬是不合適的,因為那裏用的是別人捐的款,瓜田李下還是要懂得避嫌。

時間長了,還是從合資公司這裏走賬更加明目張膽一些。

畢竟,這裏可以算作是自己的獨資公司,自己一個人說了就算。

可是,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他們生物科技公司開辦的好好的,竟然被人給舉報了,而且還是這個經常幫他們采買物資的人,做財務的,至少也算半個自己人呀,怎麼能這樣幹?

那時候也沒覺得這個人有憤世嫉俗的想法啊。

怎麼,看沈老板不順眼了,想為民除害啊。

這樣的人,任何一個老板,估計都不會容忍的吧。

沈光林派人打聽了一下,問題便基本搞清楚了。

張科曾經追求過北電的一位女孩子,但是人家壓根沒有那方麵的想法,直接拒絕了。

畢竟,長得好看的女孩子,追求的人並不少,人家的目光,再不濟也是竇偉不,你一個出納,又不是帥的像郭凱敏,別人憑什麼看上你。

任何事情都逃不過盲目的愛情和荷爾蒙。

因愛生恨也好,因妒生恨也罷,這幫人鶯歌燕舞,他看不過眼了,反手就是一波舉報,還暗自慶幸沒有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