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三章 說服(1 / 2)

沈光林很想問,他負責的為什麼不是物理組?

他感覺自己在物理方麵更強啊,這才是他的本專業啊。

其他的,都是玩。

象那勞什子輸入法,沈光林早就拋棄到九霄雲外去了。

他沈某人在物理界都有幾種新發現了?足球稀,納米材料,超導體,碳纖維管,這些都是可以衝擊諾貝爾的偉大發現吧,每一項都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轟動。

如果不然,沈光林的演講費為什麼那麼高呢。

不光如此,沈光林在理論物理方麵也是建樹良多,像理論物理模型,量子理通訊,量子密碼,這些也是世界最前沿的理論發現。

然而,就是如此重大,如此眾多的成果,沈光林在國內依然沒有泛起太大的波瀾。

不得不說,沈光林在國外物理屆已經是天花板級的人物了,有人拿他和愛因斯坦相提並論,甚至,一些激進的人說,沈光林還年輕,他做出的成就是超越前人的。

但是,沈光林在國內,大家不是說不承認他的成果,隻是,大家表現的都很平淡。

說“平淡”可能有點過分,但是,大家沒有“追捧”,一點都沒有眾星捧月的感覺。

就連一些物理雜誌,大家介紹沈光林的也不多,或許是沈光林給沒他們投稿吧。

有時候,一些物理泰鬥被問到京城大學的沈教授怎麼樣?

不錯啊,很厲害。

然而,他們沒有表示更多了。

當然,在過去的這一段時間,沈光林確實沒有把外掛開的太厲害,還是想著先苟一波,不要太浪。

不過,這也不能埋沒他的成就啊,穿越5年了,還沒被主流物理界所接受。

原因或許跟郭德鋼一樣:沒有傳承。

這次863課題研討,沈光林都沒有能夠進物理組,他被排斥在外了。

美其名曰,生物組更需要他。

朱委員專門來找他,就是寬慰他的。

這也是因為,就國內學界而言,最強大的也是物理組,國內物理屆厲害的人物實在太多了,而且那些遠古級別的人物大多數也都還健在呢。

各種知名人物,大家隨便數一數都數不過來,有那麼多前輩在那裏,就不讓小沈多費心了吧。

雖然朱委員是課題研討會的總負責人,但是他也不能搞一言堂。

沈光林雖然在物理方麵建樹頗多,但他畢竟隻是後起之秀,底蘊還是不太夠。

而國內的生物界就不一樣了,在這方麵,我們一直都是薄弱環節,簡直就是萬馬齊喑。

生物可不像物理那樣,隻要理論水平跟得上,就可以“閉門造車”。

生物“閉門造車”是完全行不通的,生物是很神奇的一種東西,不花錢怎麼可能有成果嘛。

物理理論出來了,大家用筆計算一下就清楚了,而生物呢,不得做重複試驗啊。

沒有錢,實驗器材哪裏來,小白鼠哪裏來,漂亮的女助手從哪裏來。

國內生物這些年發展的慢,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資金不足的困擾。

而且,研究生物的價值,大家一時半會還沒看到呢。

當然,現在大家已經可以看到了。

沈光林的實驗室在去年一下子拿出了兩項重大科技成果,無論抗蟲棉還是克隆牛,這都是世界級的。

抗蟲棉畢竟不是世界首創,影響力稍微弱那麼一點點,但是它能夠帶來經濟效益啊,利國利民啊。

克隆牛,這個意義可就更非凡了,簡直是轟動爆炸性的。

隨著克隆牛的成功,即使作為外行人,大家也已經明白了:在克隆人上麵,已經不存在技術難度了吧。

沈光林實驗室開發的克隆牛技術,在實驗難度上確實並不算難,也確實有一些取巧的成分在裏麵。

隻能說,沈某人實驗過程設計的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