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三章 說服(2 / 2)

畢竟,克隆就是克隆,這可不是胚胎細胞的分割,這是真正的體細胞移植。

用體細胞培育出完整的生物本身,就是一項不可思議的發明。

其實,在完成克隆哺乳動物之前,克隆技術已經發展很多年了,從微生物到浮遊生物,再到魚類,再到兩棲類。

但是,最近幾十年,哺乳動物的克隆,生物學界一直都沒有能夠實現。

為什麼就讓沈光林這樣一個物理學家給實現了呢。

華夏上一個生物大拿童第周先生就完成了金魚和青蛙的克隆,當時采用的技術也是換卵。

小學課本上還有一篇文章,就叫做《童第周》,好像講的就是童先生在比利時留學給青蛙卵脫膜的故事。

不過,其他物種的克隆,隻是生物發展曆史上的一種遞進。

隻有克隆牛,才是從根本上改變了克隆的本質,重塑了克隆的意義。

因為就是它,也讓人產生了一些不好的聯想,比如,萬一,克隆出了人......

一些逝去的偉大人物是不是可以複活;如果有一個絕色女子,是不是就能克隆一堆出來;一些人已經瀕臨死亡了,是不是可以通過克隆技術獲得新生。

人的頭和大腦移植如果能夠實現,是不是就可以通過反複克隆獲得永生了?

器官移植的曆史已經很久了,據說,早在民國時期,戊戌變法的主導者康先生就把猩猩的睾丸移植到自己體內,然後排異反應掛了。

克隆,打開了生物的另一扇門。

現在,沈光林都有了一個稱呼,叫做:科學界的敲門人。

他敲開了納米科技的大門,敲開了量子通訊的大門,敲開了高溫超導體研究的大門......

自從沈光林打開了克隆的這扇大門之後,世界上陸續傳來了克隆成功的消息.

英吉利科學家成功的克隆出了羊,取名叫做多利,扶桑科學家克隆出的動物就更多了,兔子,狗,豬......

因此,這次大會,生物方麵的討論也會提及克隆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

所以,任命沈光林做生物組的組長,也是經過多方麵考慮的。

朱先生這次專門來看克隆牛,其實就是想聽聽沈光林自己是個什麼看法。

雖然你物理很是厲害,但還是做一名生物學家吧。

長城生物科技公司到了。

大門口還有專人值守,再也不是普通的保安了,而是武警。

現在,生物科技公司是創彙不多,不過它終於成了香餑餑,至少是京城市政府的香餑餑。

如今抗蟲棉技術和克隆牛技術都掌握在這個基地,大家不上心也不行。

其實,沈光林自己都有段時間沒來這裏了,他上次來的時候還是初冬,如今已經是初春了。

來看克隆牛的人太多,這裏也形成了一種流程。

大家看過翠花的長勢,普遍議論紛紛,到現在都感覺神奇。

克隆小牛的長勢很好,各種體征還未見衰老。

不過,沈光林知道,在未來的幾年,克隆牛還是會出現一些列老年牛才會有的問題的。

隻是,在這個年代,大家還沒有明白生命的奧秘,還沒有研究出什麼是端粒體,什麼是端粒酶,癌症分子又是怎麼發病的?

這也是沈光林給生物組目前布置的最重要的工作。

當然,這些科研因為還沒有做出成果,所以也還出於保密狀態。

沈光林相信,等自己真正缺錢的時候,這項成果再一公布,那錢還不是源源不斷的過來了。

沈光林舟車勞頓,好不容易到了自己的老本營,那是得好好吃一頓。

他吃的是狗肉,大補。

因為,他過年沒有回家,也沒有報備,李蓉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