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有錢,在哪裏都是好玩的。
經過幾天的磨合,講座模式算是固定下來了,每天隻有一場講座,時間放在上午靠近中午的那一段,10點到12點。
兩個小時也是足夠了的,還要給大家逛展會看商品的時間嘛。
而且,沈教授的講座,不能太廉價。
最近沒有那種一場講座5萬10萬美元的額外收入了,沈光林帶著李莉逛奢侈品店都不夠大氣,倆人逛了很多地方,都沒買到什麼。
瑞典人是很有錢的,他們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人均GDP比花旗國和扶桑國還要高。
因此,在斯德哥爾摩,各種奢侈品牌的門店也是必不可少的,什麼驢牌馬牌都是有的。
都說‘包’治百病,這一點在妹妹李莉的身上並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
跟國內大部分人相比,李莉的經濟條件要好的多,尤其現在她能夠自己賺錢了,而且她也知道沈老板有的是錢,因此,平時並不會特別節省,該吃和牛的時候還是會吃的,該點刺身的時候還是會點的。
但是,她有一個很奇怪的特點,對奢侈品無愛。
這讓賺了那麼多錢的沈老板情何以堪。
一個女人,長得又是極好看的,身邊的男人又極有錢,可她就是不愛這些花裏胡哨的東西,你能拿她怎麼辦?
擁有這樣的女人,這得讓多少男人羨慕嫉妒恨啊。
這簡直就是夢中仙女的樣子吧。
說實話,在會花錢這一點上,妹妹的表現還不如姐姐李蓉呢。
李蓉雖然對物質條件的要求也不算高,但是沈光林送她手表,送她包包,送她化妝品,她都是很高興的就收下了。
李莉呢,則是另一個態度,你送她東西,她不是特想要,並不是矯情,是真的不想要,即使是送她豪車也是一個態度,沈老板在扶桑的豪車,經常放在家裏吃灰。
妹妹也說了,你要是真的有錢,還不如攢下來買一台物理對撞機呢。
這話讓沈老板怎麼接。
一台物理對撞機那得多少錢?
再說了,這是錢的事嗎,誰閑著沒事會去買那玩意,這是有病吧!
實在沒有想到,到了國外旅遊,賴在奢侈品店不肯走的反而是沈光林,要不咱再看看那款包包吧,和你的氣質很搭的。
其實沈光林是愧疚,覺得應該在物質上多滿足她一點。
李莉是不信這些的,一條編織袋她也能夠提出大牌的感覺來。
沒辦法,底子好,物理女博士就是這麼有自信。
在以往,這些奢侈品的店子是最能出段子的地方。
比如,某店員看不起窮酸的華夏人,口出嘲諷,然後眼看沈老板拿出巨資,迷之黑卡,然後撈一波榮耀來一波打臉,這是基本操作。
很多小說最喜歡的就是編造這種橋段,然後順勢就收取了女主的芳心。
她喂我葡萄,我給她香蕉,從此成就了一段人間佳話。
實際上呢,寫這些段子的大都是男人,還是宅男,他們估計都沒有怎麼去過這種奢侈品的門店,這就跟重生成億萬富豪了還要請全班同學吃肯德基當大餐一樣,靠的是臆測。
你要是真的去了這些門店就會發現,無論你有錢或者沒錢,店員的態度其實差別不大,她們並不會真的嫌貧愛富,也不會想著趕人走。
很多時候你覺得店員在歧視你,其實是一種自我情緒的代入。
實際上,大部分的奢侈品店,並不是以單個店員的銷售額作為計量單位來算提成的,獨立的個體賣多賣少,並不影響她們的實際收入,隻有整個團隊一起把銷售額做上去了,這才會有比較可觀的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