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四章 競爭(1)(1 / 2)

一家企業是如何死掉的?

一家企業又是如何複活的?

每一個點都可以寫成一個故事,編成一部小說。

在這個年代,由於時代的原因,是企業在辦社會,他們的生存壓力特別大,再加上外部競爭,因此幾乎所有的國企都麵臨生計艱難的問題。

即使是在繁華的京城,依然流傳著樓鳳的傳說,不少外地人專門進京去尋找驕傲。

而再往後,拋除了負擔的國企再次輕裝上陣,形成事實上的壟斷且又沒有了後顧之憂,即使搞虧了還有國家和地方政府進行兜底。

因此,幾乎所有的國有企業又都富的流油了。

員工在進入國企之後,隻要它不倒閉,那就是傳說中的養老勝地。

幾十年風雲變幻,這些年間究竟發生過什麼,一句話是解釋不清的。

然而,無論在哪個時期,國企的生存環境都是要比民企好一些的,民營和私企才算是真的爹不疼娘不愛,躲在夾縫裏求生存,甚至還發生過一些讓人看不懂的做法,堪比慈禧太後。

幸好,無論長城集團還是長城集團收購的斯柯達,都算是外資企業,在魔都還是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幫扶和便利。

畢竟,政府對於外資的招商引資力度還是很大的,斯柯達汽車能夠定位魔都,市政府當然是極為歡迎的。

所以,他們把不少跟汽車生產相關但是又經營極為困難的公司就準備丟給斯柯達了,這也是作為產業配套的一部分。

這些公司或許不值錢,但是他們的工人確實是一筆財富。

沈光林選定魔都,看好的也是他們的產業工人和交通便利。

楊榮原本說要把斯柯達選定在東北,因為那裏的工人素質更好,而且有重工業基礎,要知道當年鬼子投降之後蘇俄拆走了全部設備,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他們都造出了華夏第一台汽車呢。

沈光林嚴重不同意,他說了一句話:“春風不度玉門關,投資不過山海關,做人不能頭鐵,不然你怎麼倒下的都不知道。”

楊榮雖然相當不服氣也不理解,不過沈光林畢竟是老板,老板說的麼,最大。

隻是,這也埋下了楊榮出走的伏筆,他要創造屬於自己的傳奇去了。

其實,魔都的營商環境也並沒有多好。

魔都官方對長城汽車的大力支持隻是一個表麵現象,但是在政府看不到的角落裏,總是有些人要給你使壞的。

畢竟,華夏汽車當前的消費體量就那麼多,既然有了一個普桑,你斯柯達再來,那我們該怎麼辦?我們的超級利潤從哪裏找?

要知道,普桑剛上市的時候,西德人給這款車的建議定價是8萬元人民幣,結果魔都汽車的人說這個價格不行,堅持要賣18萬。

而就算是18萬一輛,普桑在國內依然賣的風生水起供不應求。

而他們出口到香江的普桑,竟然隻要5000美元一輛。

因此,一些團夥把這款汽車再從香江運過來,就可以賺不少錢了,賺到的錢都可以包養女明星蓋紅色的小樓了。

斯柯達要來華夏,那他們就是魔都汽車的直接競爭對手,普桑賣18萬元的日子還有多久?

斯柯達還是有不少庫存新車的,楊榮他們先搬遷的是工廠,後續就會把小汽車也給運送過來。

你可是動了人家的奶酪,人家不針對你針對誰?

而且,強龍不壓地頭蛇,魔都汽車作為魔都的地頭蛇,也是有能力給斯柯達一點顏色看看的。

地頭蛇有時候真的很可怕,好端端的在那裏吃飯,也沒招誰惹誰,他們就來騷擾你,還要毆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