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了接下來要走的路,沈光林的心思通透了許多。
既然已經知道未來要發生什麼,提前做些準備,還是能夠規避不少風險的。
比如,長城集團突然決定降低產品售價,跟很多西方國家的企業簽署了長期供貨合同。
而且,這些合同的條件並不苛刻,但違約金都奇高,並且在合同條款裏注明了:國家政策不是不可抗力,不得以國家政策為由惡意終止合同。
隻是這樣做了還不夠保險,沈光林又讓人快速的調研東歐市場,看看他們的日常所需。
沈光林說了,現在,西方國家還是太發達了,跟他們的企業競爭還是比較吃力,咱們還是先從東歐國家做起吧。
至於已經打入西方市場的產品,也盡量保持穩健,不要太激進了。
這是一個新的戰略調整,事情臨近了,沈光林的心情也沉靜了下來,終於不再迷茫了。
有什麼大不了的,再差還能倒閉咋地。
大步了沈某人再出去開講座呀,十萬美元不行那就五萬,科學無國界。
就這樣,長城集團整頓產業的步伐很快就放鬆下來了。
甚至,一些準備關停的設備又拿出來使用了,一些工人發了N+1的工資,也沒有真的遣散,大家繼續留在工廠維持生產。
華夏的工資水平還很低,人口紅利還可以吃很多年,沒有必要為了一些小事煩惱。
所以,紡織和製衣行業還沒有發展到瓶頸,紡織集團出售的事情也可以緩一緩了。
在這個方麵,金陵政府體會的最是深刻。
因為,原來很順暢的談判,突然就談不動了。
原本,沈光林都打算把長城紡織金陵公司整體出售給金陵市政府呢,一切都可以談,現在又突然沒了跡象。
這也不能怪沈光林,誰讓金陵政府沒錢呢。
用金陵化工來換是不靠譜的。
金陵化工早就資不抵債了,而且年年都在虧損,如果不是它有幾萬工人,說不得金陵政府早就想讓它關停並轉了。
因此,長城集團收購了金陵化工,金陵政府求之不得。
但是,如何才能正確的收購金陵紡織,大家卻絞盡了腦汁。
最大的問題就是金政府沒錢。
他們也不是沒有變通的方法,有人提出:我們是不是可以分期付款?
怎麼個分期法?
現在長城紡織集團金陵公司不是每年都可以產生幾千萬的利潤嗎,所以根本不用擔心我們還不起錢。
我們就用金陵紡織未來的收益做抵押來還這個分期嘛。
總之,在未來的五年或者十年內,賺的錢就足夠還清這筆欠款了。
長城集團的談判代表都氣樂了。
嘿,這個算盤打的真好啊。m.x33xs.com
這是不是相當於一分錢都沒花,你們直接就把金陵紡織給收回去了呢?
想的可是真美哦。
這個方案一提出來,長城集團的人就再也沒給過回應了。
現在可不是50年代,人家那時候都還先來個“四馬分肥”呢,你們這個提案,這就是空手套白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