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恪默的臉色有些難看,寒秋若知道,每當哥哥沒能力掌控局麵的時候,就會緊張露出這種表情。
寒恪默說道:“此事跟信任無關,我們需要知道跟秦人交易的細節。你去,知道所有細節,麵對危局就不用慌張。”
寒秋若沒搞清楚寒恪默的意思,問道:“那幾百秦人,難道還能在離城製造危局嗎?都說秦人凶狠,難道我們雨國人就是軟蛋嗎。我們雨國也是在邊塞跟彪悍的遊牧民族作戰多年的。”
寒恪默用一種解釋不清苦笑無奈說道:“我沒有在意那幾百個秦人,我是怕很多事情要因為那幾百個秦人而起。皇上心機很深,很多事他不說,不代表他不知道。秦人動作雖然隱蔽,但既然我們都知道了,皇帝也一定知道。皇帝遷都涼城,你以為他隻是為了治病嗎?”
“那個術士治好了父王的病,那術士有點本事,不然皇帝也不會聽術士的話。”寒秋若真的覺得那位術士說的有道理,但也並非全部認同,“但我總覺得皇帝似乎還有另外的目的。治病固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但皇帝心機深沉,重視大周的利益,他不會輕易因為單一的原因去做某一件事情,而且是獨斷專行的方式。”
寒恪默說道:“你有沒有覺得皇帝是在引誘什麼東西出來?”
寒秋若問道:“引誘什麼?”
寒恪默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說道:“五大諸侯越來越強,皇室式微,若繼續這樣下去,周王朝將逐漸失去統治這片大陸的能力。皇帝為了皇室的權力,他必須要走削藩這條路。”
寒秋若經過寒恪默的一番指點,明白道:“你的意思是,皇帝要通過遷都引發朝中的動蕩,引誘在暗中積攢力量的野心家行動起來?”
寒恪默肯定道:“是的,我覺得皇帝遷都,有這層意思在裏邊。”
寒秋若說道:“你的大局觀一向很準,稍微想一想,事情的確如此。但就算引誘出來,那豈不是要引發一場大亂嗎?王域就是因為實力弱才導致今天這種局麵,引誘出野心家,皇室又沒有力量解決,那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寒恪默解釋說道:“如果亂在離城這個權力的風暴眼處,稍微一攪動,就會引發整個帝國的震動,皇帝當然不想發生這種事情,所以皇帝遷都涼城。遷都涼城,是皇帝在釣魚,魚兒咬住魚鉤必然會掙紮,皇帝就讓他們到涼城去掙紮,那不是什麼重要的城池,怎麼折騰,都不會傷到元氣。”
寒秋若問道:“皇帝遷都,想要釣出來魚,那魚是不是跟秦國有關?”
寒恪默反問道:“為什麼你覺得和秦國有關?”
“這不是明擺著嘛。”寒秋若有些焦躁道,“若是和秦國無關,那你讓我親自去盯著秦國那幫人幹嘛?”
寒恪默歎道:“隱有波瀾未成潮,萬事總是小心好。這個時候,不管發生什麼跟平常不太一樣的事情,都要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