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預備秋收戰役
“而今七月,距離秋收,頂多一個月,到一個半月之間,而韃子為了定然在本月底,或者八月初就會出兵南下。”徐渭說道:“到時候我的局麵就非常窘迫。要今年糧食本來就減產了,至於減產了多少,還不知道。而大同本來的存糧,也見底了。雖然因為巡撫的督促,各地輸邊的糧食,已經提前到位了,一共七十一萬石,這是往年的成例。巡撫大人還想多爭取一些,但是不行。今年朝廷也很困難。山東地震,西北也旱了。都需要賑災。”
“即便如此,所有糧食最多能支撐到明年開春。七十一石糧食,這是軍餉。可不是讓百姓來吃的。而百姓家中糧食都已經見底了。”
“也就說,如果這一季糧食沒有收成,或者被韃子燒了。明年春天就是大饑荒爆發的時間。”
徐渭說的麵色沉重。所有人聽的臉色鐵青。
一向沉穩的麻祿也忍不住說道:“朝廷什麼時候都有困難。”
一句話好像什麼都沒有說。但透漏出,大同上下,對朝廷的深深的怨言。
可以說積怨已久。無他,嘉靖以來給大同人看來,從親娘養的變成了後娘養的。
正德一輩子或許在文官看來,是頂級的胡鬧。但是對於邊軍來說,那真是親的不能再親了。且不說外四家中,大同鎮就是一家,也不說,大將軍朱壽在大同常住過好一陣子,單單說正德大名鼎鼎的應城之戰,就是在大同打的。民間傳說中正德最愛的女人,也是大同人。
是真是假。已經無從考證的。
但毫無疑問。在正德一朝,大同與宣府,特別是大同,享受的是頭一等的待遇。
而今成為了,大明朝廷但凡出一點事情,就可以犧牲的、後娘的養的。
說句不客氣話,大明這麼大的地盤,那年不出現事情,才是有問題的。所以,大同所需要的資源,總是得不到滿足。是以大同苦朝廷久矣,甚至在大同兩次兵變之後,上任的總兵帶了整整幾千韃兵。也就是為大明效力的蒙古人。才算穩定住局麵。
很難說,這一支軍隊是用來對付敵人的。還是來彈壓大同本地軍兵的。
從某種角度來看,軍隊與朝廷的離心,也是大明滅亡的根本原因。看李自成的義軍,其中骨幹幾乎清一色的前邊軍。很難說不是一種必然。
“少說兩句吧。”馬芳拽了一下麻祿。
麻祿這才行禮說道:“末將失言。請大人責罰。”
周夢臣說道:“無妨,徐先生繼續說。”
徐渭說道:“是,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韃子人馬不多,因為韃子內戰,今年南下的大抵三到四萬,以蒙古國師蕭芹為帥。這或許是一個好消息。”
周夢臣麵無表情,對眼前這個好消息,也很難受。
是,這是一個好消息,如果韃子大舉南下,即便辛愛不如俺答,也可以輕鬆糾結十萬騎以上。麵對這個數量的敵軍,在絕對實力麵前。周夢臣能做的也隻有固守待援。
等韃子退兵。
至於收成什麼的,就不要想了。
但是這個數字依然讓周夢臣很頭疼。
周夢臣說道:“而今情況,就這樣?說說看吧。麻祿,你久在大同,熟悉邊牆情況,你說說韃子可能從什麼地方來?能不能守住?”
麻祿說道:“不能,絕對不能。而今邊牆殘破,而各處墩堡衛所也沒有什麼可戰之兵,而今即便要修繕邊牆也來不及了。而且即便修繕好了,人手也不夠。畢竟秋收在即,人都防秋了,莊稼怎麼辦?”
周夢臣說道:“這就不用說了。我現在可以申明。這一戰目的,不在於驅逐韃子,而是要保障秋收。所以,秋收的人員非但不能減少,而且想想辦法動員所有人,隻能能喘口氣,都要給我搶收。楊大人,這一件事情交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