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番外二(2 / 3)

蘇子軒可不就是福薄麼?

蘇家置了個小院,但老太太中了風後,這醫藥也不能斷,家裏日漸窮困。蘇子軒殘著腿,也沒人願意請他,隻能替人寫點字。當冊封杜如蘅的詔書到了青州城後,蘇子軒將自己關在房裏整整一天,季如蘭守在門口卻也明白,這種時候自己打擾不得,隻扶著微微凸起的小腹,想著外頭送進來的紙條。

季家大奶奶嘴上不饒季如蘭,可總歸是從自己肚子裏爬出去的肉,又哪裏真舍得看她清苦一輩子?但這蘇子軒是真靠不住了,誰會想到那個啞巴會同高高在上的皇家牽上關係,一個孝女名聲,足夠讓天下百姓唾棄蘇家了。

就連當初苛待了杜如蘅母女倆的杜家也沒得好過,尤其是那崔姨娘,連帶著兩個女兒如嬌如媚也被夫家休了,原先說好的親事也給退了,整天在家尋死覓活。至於杜老爺也是不好過,杜家的生意自然沒得好,青州城的百姓誰還同他做買賣啊?隻怕黑了心肝,沒幾日就愁白了杜老爺的頭,拿了荊條將崔姨娘抽出杜家,闔上門隻說被這毒婦蒙了心,現在自然逐出家門。

然後杜老爺就開始千方百計打聽杜如蘅的下落,想著將這個皇上的義妹,親封的孝女公主給迎回家來。可有太上皇在,杜老爺找得著才怪。

現在的杜如蘅可不再是當初那個無依無靠任憑拿捏的啞女了,季如蘭縱然對蘇子軒再有情,也不得不為肚子裏的孩子著想。季大奶奶有一句話說得很對,除非她想孩子同蘇家一樣沒出息,盡管留下好了。

為了孩子,她是不是該重新做一次選擇?

老夫人中風之後,起不了身,說不了話,一張嘴便流下涎水,凡事都要繡兒在邊上盡心伺候著。繡兒倒也是個乖巧忠心的,整日裏伺候著,可也架不住老夫人自己生無可戀,除了見到兒媳季如蘭那鼓起的肚子時還有點活泛味道,那雙眼到底還是一日日灰暗下去。老夫人知道自己這身子,總歸不願再拖累兩個兒子,冬日裏的一個晚上就這麼去了。

蘇子軒從來沒想過蘇家會走到今天這步,自己連一副像樣的棺木都買不起,這一切似乎從杜如蘅離開蘇家後,就悄然發生了,總歸到了徹底無可挽回的地步。蘇子軒最初落魄到清水村的時候,對杜如蘅的確是怨恨的,因為自己殘了的雙腿。也正是因為心魔難除,放不下那點介懷的麵子,才會不管不顧傷了杜如蘅。

若說他對杜如蘅有過情絲,或許真的有吧,不然他也不會介懷杜如蘅那麼多,誰的勸也不聽。他隻是一直不敢承認,對一個啞巴,自己其實也沒那麼討厭。這樣屈就的緣分因為折辱了蘇子軒素來的驕傲,所以他才會讓不甘蒙蔽了雙眼,然後錯過幸福。

蘇家兩兄弟湊了銀子,葬了老夫人,回了院子,兩個人的麵容都不怎麼好看。蘇子軒原本就站不久,白天硬撐著,這會兒整個人搖搖欲墜。蘇子轅扶著大哥的胳膊,初七扶著另一邊,轉過身想讓出位置給嫂子季如蘭時,才發現季如蘭並沒有回來。

蘇子轅著急,尋了院子也不見人,便打算沿著路往回找,被蘇子軒黑沉著臉喊住,“不許去!”蘇子轅著急,“嫂子為了你,連季家嫡女的身份都不要了,大哥你不能……”何況她還懷著你的孩子啊,蘇子轅想起杜如蘅失掉的那個孩子,將剩下的話咽了回去。

自從出了事,蘇子轅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對大哥總歸是多了些介懷,很多話也不會直接說出口,隻是那顆心倒也沒變。兄弟二人總不會生出傷到對方的事。

“讓她走了也好,跟著我這個廢人,太委屈了。”許久之後,蘇子軒才歎出這樣一聲,心底更是一點也不恨。季如蘭是個好姑娘,隻是遇上他,實在是場孽緣。蘇子軒感念她的不離不棄,也不恨她今天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