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1935年 第二百二十章 共濟會分裂(1 / 2)

第七卷 1935年 第二百二十章 共濟會分裂

財迷在南京出事的時候,共濟會副會長黃宏林正在南洋。因為南洋一帶的共濟會現在發展得很快。南洋的共濟會不是黃宏林去發展出來的,而是他們原來的洪幫這樣的組織,自動要求並入共濟會的。

自從這兩年,共濟會的銀行對南洋的華僑們提供了貸款等幫忙,加上國際上的經濟也正好複蘇,使一些得到貸款的企業都恢複了過來。本來在南洋一帶,勤勞的華僑對那兒的經濟就是掌握了很大比例的,現在一些別的企業,包括西方殖民統治者的一些企業,都沒怎麼複蘇,華僑的經濟一起來,又把他們給壓下去了。當地的統治者,本來對華僑已經訂了好多很不公平的政策,例如是華人就要多交稅、買東西就要貴一點之類的。而華人也忍了下來,有些地方百分之九十的稅收,都是由當地人口不過百分之二十的華人負擔的。但現在看華人日子又好過一點了,於是一些人又來搶啊殺的。

在壓力下,華僑們都比較團結,本來就有了一些洪幫這樣的組織和一些家族式的團體,現在共濟會在國內抗日禦辱,又派人來幫助華僑,所以一些幫會的人就要求並入共濟會了。帶頭的是原來大馬的一個洪幫龍頭大哥,叫許益彪。他們與國內聯係了,而共濟會也感激他們一直對抗五軍的支持,當然一拍即合。這許益彪等人說如何來阻止當地統治者和一些好吃懶做的土著混混的搶劫?大家商量的結果是,讓華僑們在幾個地方集中買地皮,例如在星加坡、泗水等,本來華人就多的地方,另外就是成立自己的保護隊伍。

這自己的保護隊伍,以前洪幫什麼的也有一點,不過不是專業的,又不太統一指揮、統一合作。現在在共濟會的大旗下,就都統一起來,學國內的經驗,形成了有專業人員為骨幹、非專業(民兵)為輔助的組織。

另外是武器方麵。殖民統治者非常害怕華僑有武器,一些地方對此控製得很嚴。也就是說,招警察、士兵,都不許用華人。

不過有了國內共濟會的支持,武器和人都是好辦了。那兒對武器的控製不同國內,華人不能擁有槍枝,所以步槍等不太能讓南洋的防衛隊用。但國內共濟會最拿手的槍就是側把子,以及“八連發”手槍,而且還帶有消音器。狙擊步槍、機關槍什麼的也偷運了一點過去,準備作叢林遊擊用。

而軍事人員方麵,在這一九三五前半年,抗五軍的人是有多餘的,有些一九三二年上海抗戰時參加抗五軍的南洋華僑士兵,現在正好從東北前線下來輪休,這下子就幹脆派回老家去了。

這些在東北殺了不少鬼子的老兵去當南洋保衛隊的骨幹,又有了組織、有了訓練、有了武器,還有抗五軍城市遊擊隊的一些經驗,這華僑保衛大隊的水平就不是以前自己組織的護衛隊的水平了!

其實當地對華僑進行襲擊的人,也是有一些組織、有一些頭目的。以前華僑對他們總是躲避、忍讓,現在南洋華僑保衛大隊的人去了,就主動出擊,對以前雙手沾有華僑鮮血的一些當地惡棍,一點不客氣,都悄悄抓了來,問了口供,並且處死。

開始有人擔心對方會怎麼變本加厲的來搞華僑,一開媽也確實有些當地黑社會這麼幹了,但有準備的共濟會組織很快把他們打了下去,畢竟我方的武器、訓練,組織的嚴密性,都不是這些混混們能比的。這欺軟怕硬的絕對不隻有東洋人,那些混混們也一樣,在頭子被清除、有些組織的報複反而被打擊後,他們就不敢這麼囂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