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當局也想幫這些當地流氓的(這些混混以前就是在他們的放縱下才這麼大膽的),但現在形勢不同了,從司法的路數走,他們的警察根本找不到是誰幹的、把不到證據。如果他們有想私下用私刑的,那麼就算是什麼警察局長、偵探什麼的,也會死得很難看的。有些當局對華僑的態度是變得很不好,但華僑不光不怕他們,還來個罷工、抗稅、走私逃稅的,讓當局的日子更難過。
華人們團結起來的話,力量就是非常強大的。而且華僑們是有道理的,是在反對不平等,是在反壓迫!當局也就不敢妄動了。倒是有些地方當局,對華僑比較客氣,對華僑作出了取消一些不平等垢政策,這樣經濟和政局反而好一點,華僑畢竟對地方經濟的影響巨大。這樣的鬥爭,從大馬開始,慢慢向南洋擴展,一直到印尼。華僑更加團結、更加有力量,共濟會在南洋的影響也跟著變得很大。
共濟會在上海開代表大會,南洋的人知道了,也派了人過來。等會議結束後,又想請才彌先生等人去南洋。財迷因為自己的事也多,又與杜絲娜在熱戀中,就讓黃宏林去了。黃宏林他們聽到才彌先生被綁架的消息後,馬上往國內趕,但主要是坐船,著急也沒用。等趕到南京時,共濟會內部已經出了點問題。
…………………………
既然輿論都說才彌先生估計已經逝世了,現在,似乎到了共濟會另外產生一個領導人的時候了,共濟會內部這時有了不同的聲音。有個學生派的高級幹部,居然在北平對一家報紙說,才彌先生去世了,是共濟會改革的一個大好機會,共濟會應該把幫會式的封建思想清理出去,以更好地為國為民服務。
另外,在武漢的一個幫會派的中層幹部,對一個學生派的同事大打出手,然後宣稱要把這些對會長不尊敬的學生哥都趕出共濟會。而且這事也被放到了一家報紙上。
一些大報又把這兩個事件放在一起登出,說才彌先生去世以後,共濟會已經分為兩個幫,正在內鬥。
在北方的抗五軍中間,也出現兩個不同的看法。以黃琪翔為首的穩健派要等情報大隊的人查清財迷失蹤真相後,才決定軍隊的行動,現在不能輕舉妄動,以免便宜了日軍。
但以王亞樵等人為首的一批幹部,都說要調部隊去南京,去救出才彌先生。如果才彌先生被害了,也要打垮南京政府,替才彌先生報仇!
總算多數人還是決定再看一下事件是東洋人幹的?還是蔣中才幹的?所以,一些部隊隻是開始著手做南下的準備工作,除了在河北淶源的部分部隊和王亞樵的敢死大隊外,沒有正式行動。
現在淶源的部隊是傅保國帶領的,他與才彌先生的關係可不是一般可比的。而這時候葉子雄也在淶源,他與才彌先生的關係也是沒得說,再加上知道是姪子葉廣勝擔任才彌先生的警衛工作,知道這要出點什麼事,這姪子的壓力會非常大。所以,他們倆拉了隊伍就往山東走。
抗五軍總部也沒管他們,因為他們的部隊拉走,對抗日還沒什麼直接關係。不過共濟會會內、國內的形勢,都像是一個汽油筒,隨時可能著火、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