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僥幸心理(1 / 2)

陳曦的話如醍醐灌頂,讓陸廠長等人瞬間清醒。

他們之前因陳曦繪製的圖紙而激動,覺得憑借這一打圖紙縣燈具廠就能擺脫眼下困境身價猛翻。可他們忘了,縣燈具廠終究隻是個縣級企業,陳曦繪製的燈具對他們的生產能力和設備都將是個巨大的考驗。

其實最初陳曦想到拯救縣燈具廠的辦法是讓白光led燈提早問世,為此她還特意將藍光led燈的原理以及適用材料都寫給了穆朝陽,希望他能找到適當人選進行開發。

早在一九六九年的時候紅光led就已經出現了,接著是七六年出現了綠光的led燈。隻是這兩種光源都不適合常規照明,因此無法被普及。

直到十七年後一位島國人發明了藍光led燈,這才為白光led燈也就是最適合人眼的led照明光源奠定了研發基礎。

基於這項重大的貢獻,在二零一四年的時候這位島國人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Led燈說白了就是發光的二極管,它的真實體積極很小且非常脆弱,並不適合直接使用。因此需要為這個脆弱的‘小東西’添加適當的保護外殼,將它封存起來,這就是所謂的led的燈珠。將許多這樣的燈珠集合起來,就是後世人們所見的led燈。

因為構成材料的半導體不同,led燈所呈現的光色也不同。可惜到後世陳曦遭遇雪崩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半導體材料能發出白色的可見光。

而白光的led燈則是在藍光的基礎上,添加了熒光粉使其產生黃光,因此藍光在穿過黃光後就出現了更被人眼所接受的白光。

穆朝陽對陳曦的交代自然是盡心竭力,第二天就通過好兄弟雲菲找到了適當人選。無奈開發一樣東西並不是嘴上說說這樣容易,哪怕穆朝陽已經將寫著原理的幾頁紙傳真過去,也還需要專業的設備、特定的原材料,審批購買、申報等等環節。

即使雲菲找人開了綠燈,進展依舊非常緩慢。縣燈具廠拖不起,無奈之下陳曦隻能另想它法。

能想到舞廳的球形旋轉彩燈,也是因為雲菲和穆朝陽通電話的時候無意間提及。雲菲說他一個朋友費時費力從國外托人稍回來個大大的球形燈,原本還以為是個能轉的玩意,想放在舞廳裏增加氣氛。

結果好不容易裝上去了,怎麼搗鼓都不轉,隻能微弱照明。因為有磕碰痕跡,那朋友覺得可能是碰撞導致的問題,於是找了個略微懂行的想讓人幫忙修修。好嘛,修的連亮都不亮了,隻能掛頭頂上當擺設。

陳曦在一旁聽的好笑,這會兒的球形燈結構並不複雜,若是離的近她就主動搭話幫忙給修了。可對方在京城開舞廳,她也不能大老遠過去就為修個燈。

等掛了電話,陳曦和穆朝陽商量的一番,覺得以後歌舞廳會迅猛發展,這才有了生產球形旋轉彩燈的想法。

陸廠長等人能看到這些燈具生產後的巨大利潤,南方那家企業自然也能看到。為了分割這塊利潤蛋糕,南方那家企業才能既往不咎。而攏山縣這家小小的燈具廠與對方企業綁在一起,肯定也能借其資源飛速發展。

此時陸廠長等人才算明白,陳曦之前說的‘必要時做好犧牲部分利益的準備’,指的是多大的利益犧牲。

不過也正如陳曦所說,以他們的生產能力和設備,還真吃不下這樣的‘大蛋糕’。

接下來陳曦把自己的想法跟幾人仔細溝通了一番,讓他們明確了自身的優缺點,至於去南方跟那家企業洽談的事情陳曦沒打算參與。如果陸廠長他們抓著這麼明顯的‘餌’還能把事情談崩,那這幾個廠領導也不用幹了,縣燈具廠就隻能是付不起的‘阿鬥’。

陳曦建議陸廠長他們可以先按照自己提供的圖紙,做些簡易版的燈具。比如縮小、縮減部分功能的可旋轉球形彩燈,以及可任意調整角度的小型燈具、聲控燈。這樣去和對方洽談的時候更言之有物,也讓對方能看的更直觀。

大規模生產陳曦繪的燈具他們的確沒那個實力,可按圖紙生產幾個縮減功能的‘模型’,對一些技術精湛的老工人來說難度不大。

後續的入股和兩家企業以及陳曦個人的利潤分配,她打算等雙方確定合作後再細細磨合。

因為縣裏有了整改服裝廠的先例,陸廠長等人覺得對於眼下陷入困境的燈具廠來說,想要通過上麵的審批應該也不難。特別是如今市裏正為防爆機械廠破產的事情撓頭,他們廠能在困境中求變求發展,市裏肯定會予以鼓勵,絕不會加以阻撓。

因為第二天就是中元節,陳成棟借了廠裏的車,一家人回了趟桃花灣,給過世的陳家奶奶上墳燒了些紙錢。後來在陳家大伯那吃了兩頓還算融洽的飯,陳曦出手也很大方,把廠裏加工的床單被罩送了好幾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