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回 蒼天不絕命 妙手退閻羅(1 / 3)

正文 第一回 蒼天不絕命 妙手退閻羅

話說雁門關外遼軍勢大如潮,蕭峰、虛竹、段譽三兄弟力擒遼主耶律洪基,逼得其折箭為誓,終其一生不興兵禍。宋、大理、西夏、遼可望得享數十年安定日子。然蕭峰自忖己為契丹人而逼迫遼主,實無顏立於天地之間,竟以誓箭自盡!段紫受此打擊,自挖雙目還於遊坦之,繼而段紫、遊坦之、蕭峰兩人一屍墮於深穀。段譽,虛竹救之不及,徒呼奈何。

前事已了,且說段譽一行人等於天龍寺外見到慕容複心智全失,坐於土墳之上大發其複國夢,心下也覺淒然。然而各人緣法自有天定,眾人也不欲幹涉,悄然離開後依然望天龍寺而去。

得到天龍寺,見過已出家為僧法號本塵的保定帝段正明,得知枯榮大師又已入關參禪,段譽隻在關門外拜謝傳功之恩。段譽把諸般變故告之以保定帝,保定帝慨歎道:“蕭大俠不愧仁義英俠,不獨大宋,大理也受其恩惠,可惜最後竟自戮謝逼君之罪,天意當真難測啊。”

一言剛畢,關門內傳出枯榮大師不徐不疾的話語:“本塵,你還參不透嗎?王侯將相,販夫走卒,恩德仇怨,最後不也是歸於塵土嗎?”“謝大師,本塵受教。”保定帝向關門合十施了一禮,便要送段譽離開。哪想一轉身,竟見段譽呆立當場,口中喃喃道:“歸於塵土,歸於塵土~~~”

保定帝向知此侄兒的脾性,不禁歎道:“此癡兒,一句偈語,竟又引得癡性大發,唉~~~”不想段譽竟突然哭倒在地,王語嫣、木婉清、鍾靈、華赫艮、範驊、巴天石、朱丹臣等人聞聲趕將過來,見保定帝已扶起段譽,眾人不知所措,唯有三女擁著段譽急問:“段郎!段郎!莫要嚇我啊!”情急之下,四人哭作一團。

段譽見三女慌張,心下不忍,始漸噤聲不哭,嗚咽道:“莫哭莫哭,我非有危,隻是想起大哥,難抑心頭疼痛。”朱丹臣等人知其兄弟情深,也不禁心下暗歎。保定帝於旁勸解道:“阿彌陀佛,譽兒,蕭大俠雖死,但以一命換得天下太平,可謂死得其所了。況且適才枯榮大師不是言道,一切最終也是歸於塵土嗎?譽兒你也莫要太過傷心,大理國係於你一身,你須得保重為是。”

段譽聞言忙欠身合十道:“伯父教訓不敢遺忘,隻是侄兒想到大哥葬身於深穀之中,暴屍荒野,這、這歸於塵土倒還罷了,隻怕還會壞於野獸之口!我、我這做兄弟的,於心何安啊?”說罷,又不禁哭將起來。眾人一聽,也想起入土為安這一句話來。

華赫艮雖然出身低微,但為人機靈,心思轉得甚快,否則又如何做的司徒此一位列三公之職?眼下見主上為義兄之事悲痛難抑,倘若因此鬧出病來如何得了?心念閃動之下一句話衝口而出:“主上既有心,何不到穀中把蕭大俠屍首帶上來?哎呀!!”

這個哎呀卻更是難以禁止,皆因尋屍一言隻是心念一閃,然後就想到,以段譽與蕭峰的關係,若要入穀尋屍,又豈能假手於他人?但如段譽親身前往,那雁門關外的絕壁懸崖之險已是眾人親眼目睹,為臣子的又豈能讓主子親身以犯?故此哎呀更是不可自禁地衝口而出。

但一言既已說出,段譽雖是有些書呆子氣,但心思轉動卻是不遜於華赫艮,立時反應過來:“對!馬上回雁門關去!”王語嫣也是心怕段譽有險,說道:“段郎,不如、不如先叫上虛竹二哥再計較吧。”段譽豈會不知愛妻心意?但現下心中隻以保得義兄屍首周全以免壞於獸口為重,當下執起王語嫣、木婉清、鍾靈三人之手,正色而道:“遲一天就少一分周全之望,大哥於我、於大理都有如山大恩,豈能不報?”

木婉清出身江湖,知道夫君生就一副硬氣,於手足之情看得極重,這般義氣也是難得,當下也不勸阻,隻說道:“段郎,要去我們一起去。”鍾靈雖然年紀最小,但思及當年蕭峰對眾人有如親兄的關懷,心頭一熱,亦表讚同木婉清之議。

段譽眼見眾人皆以己為重,反冷靜下來,畢竟當大理國君這一段時間並非白過。稍經思慮,既已下決定:“此事非我親往不可,但人多卻是不便,況且朝中、宮中事務俱得有人處理。語嫣、婉清、靈妹,宮中內務就勞你們操持了。巴司空、華司徒、範司馬,朝中諸般政務就有請三位暨高侯爺合理了。”

此一番話說下來,眾人皆知難再勸說。因段譽乃是用主上之態吩咐,即為玉旨,臣下又豈能違抗?段譽轉過身來,對朱丹臣說道:“此行隻須朱大哥隨行便可。”說罷即向保定帝和枯榮大師的禪關施了一禮,徑自往寺門外走去,朱丹臣急忙緊隨其後。

餘下眾人無奈,也自向保定帝施禮告退,之見保定帝望寺門之外微笑點頭,似是對侄兒所為頗為欣然。

段譽帶同朱丹臣一路望北而行,馬倦即換,人乏方宿,隻恐遲了保不得蕭峰屍身。三日間便已趕回雁門關外蕭峰等人墮崖之處。

段譽走到崖邊,忽然發覺竟有一索綁住崖邊樹木,一頭垂於崖下。段譽大奇,不自覺地拉了繩索一下,驚覺索上傳來一道勁力,崖下一道人影閃動,順索而上,速度迅捷絕倫。朱丹臣見了一驚,便要擋在段譽身前,提掌欲擊。

段譽卻是不慌不忙,拉住朱丹臣:“莫慌,是我二哥。”那人影轉眼已上到崖上,身法有如靈鷲飛翔,正是虛竹。虛竹上得崖來,見是段譽,頗為驚喜:“三弟?你也來了?”段譽眼見虛竹自崖下而上,已知二哥和自己心意一樣,心中也是欣喜:“二哥,你比小弟快啊,找到大哥沒有?”

虛竹搖了搖頭:“這繩索還不夠長,崖下雲氣極重,也不知還有多深。”說罷因二人往不遠處一樹林走去,隻見林中不少大樹被剝了皮下來,想是虛竹用來製索了。虛竹三人走了一會,林中現出一空地,中有數人正在以樹皮製索,卻是梅劍、蘭劍、菊劍、竹劍四姊妹。

四人見虛竹帶同段譽回來,十分驚喜,當下眾人信心倍增,又合力同製了二百餘丈的樹皮索,連同本來已做好的百餘丈樹皮索,已達三百餘丈,料想總也該夠用了。

虛竹與段譽俱是一般的心思,繩索剛做好,就要同下穀中去尋蕭峰屍首。朱丹臣和四姊妹自然勸不過,隻得在崖上看顧,約定若有發現,既用繩索綁好,再拉繩三下為號,若無事,也需隔一陣拉一下索報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