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5(1 / 3)

正文 35

黃同先躺在地上,悄悄的掙脫了捆著他雙手的繩子;那三名看守他的黑衣人,正坐在石門前的空地上興致勃勃的玩牌,絲毫不覺得身後這個,被繳械捆綁的老頭子會對他們構成威脅。這場賭博的賭注不是錢,而是地宮中即將出土的財寶,賭注被越下越大。

他抽出有些麻木的右手,謹慎的摸索著身後的亂石,生怕發出一丁點聲響。很快,便找到一件稱手的武器——堅硬銳利的石塊。

“春天!!哈哈~~”一名黑衣人嬉笑顏開,這是他今天第一次摸到好牌,然而好運伴隨著厄運同時降臨,他隻覺得眼前一黑便往前栽倒,手中的牌撒了一地;另兩名牌客甚至來不及吃驚,也在片刻之間就被砸暈過去。

“鬼子們,解放軍可不是好惹的;中國文物也不是可以拿來賭的!”黃同先輕蔑的啐了一口,丟下手中的石塊,從他們身上找回五四式手槍,然後,把這些家夥緊緊的捆在了一起。

簡單的處理了一下自己後腦上的傷口,他握著槍和強光手電走進了地宮的甬道。這是一條名副其實的金錢之路,腳下的銅錢層層疊疊,踩上去發出“喀喀喀”的聲響。他盡量小心的下腳,免得踩壞這些生滿青苔般綠鏽的珍寶。

沒多久,便走過了轉彎處,來到甬道的盡頭,他驚訝的發現一堵石牆擋在麵前,卻沒見前一撥人的身影!

“怎麼回事?”他疑惑著,人到哪兒去了?難道還有另外的路?他舉著手電仔細的查看石牆,終於在右下的牆根處發現了端倪,那裏有一塊小小的突起,上麵浮雕著一朵蓮花。

黃同先吸了一口涼氣,看來白蓮護法並非傳說!他認出了浮雕上的蓮花,和自己戒指上那朵一模一樣。隻知道這是一個神秘的本地組織,最初是由開鑿大佛的石匠們創建的工會,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大佛及其地宮。關於他們的記載極其稀少,坊間傳說該組織的標誌是一朵獨特的白蓮,卻沒有人親眼見過這個圖案,更沒有證據證明他們是否真的存在過。

他定了定神,端詳著手中祖傳的戒指,沒想到這竟然是……自己的祖上就是自己苦苦尋找研究過的白蓮護法?!黃同先一陣恍惚,好半天才回過神來,自己現在的任務是要阻止那群惡棍,盡快。他蹲了下來,試著推動那個石質突起,這應該是一個開關,或許就是控製這堵牆的開關。

“喀喀~~”開關被按進了牆中,牆紋絲不動,黃同先卻猛的感到腳底一空……

佛像背後的洞壁上赫然鑲嵌著一直徑達10多米的輪盤。

輪盤由灰白色花崗岩雕刻,上麵滿是希奇古怪的造像和圖形,被一個凶神所環抱,造型異常詭異。

jane認為它簡直就像一個小型摩天輪,並且這個摩天輪還在無聲的順時針轉動著。

老人正站在它的下麵,抬頭默默的注視。

“這是六道輪回盤?”輪回脫口而出,他曾經看到過類似輪盤的圖片和介紹。

“又名‘六趣生死輪’。”陳爺沒有回頭,自言自語的說:“比刻於大足寶頂大佛灣南岩的那個大多了……”

“什麼意思?你的名字和這個東西有什麼瓜葛嗎?”jane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自從進到這裏後,幾乎插不進這兩個男人的對話,隻能一愣一愣的聽講,眼前的摩天輪又是什麼壇場神跡?

什麼叫輪回盤?她捏著輪回的手要答案。

“……沒…沒有聯係。純屬巧合。”輪回搖了搖頭,其實心裏開始發毛,難道自己命中必然和這玩意兒有什麼牽連?雖然曾經看過類似的摩崖造像,但站在這東西的下麵,卻有種難以言喻的奇異感覺。輪回找不到合適的詞彙形容,隻感到心裏像貓抓一樣的不舒服,寬慰自己或許是藥物的作用。

陳爺轉過身,眼睛裏閃著激動的神采:“太神奇了……和傳說中一點不差,一千多年了,它一直沒有停止轉動,我估計是采用水力來驅動的,它一定有一套精密的結構!”

“霸道!運行這麼久,居然沒有一點噪音!清絲雅靜叻,我們的祖先真是厲害!”大家感歎起古代工匠們的智慧來,不服不行,比起現在越來越多的豆腐渣工程,還是古代的建築要可靠皮實的多。

“對了,你剛才說跟傳說中一樣,可為什麼以前沒聽你提到過這個東西。”輪回突然覺得奇怪,jane聽他這麼一提醒也反應過來。

很顯然,這老頭一定對他們隱瞞了部分傳說,至少隱瞞了描寫這個輪回盤的橋段。他為什麼要隱瞞?不就是一個石頭轉盤嗎,難道這裏還隱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那會是什麼樣的秘密?輪回頭皮發麻脊背冰涼,手抖個不停,沒有再想下去。

“我現在就跟你提到它。嗬嗬,你以為我隻是一般的盜墓賊嗎?那些古董珍玩對我來說毫無意義。”陳爺不以為然的轉過身,滿臉洋溢著奇怪的喜悅。那模樣就像是一個80歲的人,娶了個20歲的年輕姑娘一樣容光煥發。

“六道輪回盤的造像來自《六趣輪回經》。‘輪回’是個梵文名詞,意思是‘輪轉’或是‘生命的循環’。按照佛教的說法,此輪是載人於三界六道中生死運轉的車輪。”

“你們看。”他指著輪回盤說:“輪外刻著的是‘轉輪聖王’,他頭頂‘三世佛’,麵目醜怪,蓬頭獠牙,腳踏鼇頭,口銜輪彥,雙臂環抱*,這是表示人生之‘業力’不可逆轉。”

“業力?”jane一頭霧水的看著輪回,而輪回顯然也不是很清楚這玩意是個啥。

陳爺看著他們的表情,明白了過來:“對了對了,我要特別向你們解釋一下。佛學思想中最重要、最困難、最難解釋,因此最易使人誤解的——‘業力論’。‘業力’思想影響了整個亞洲文明。多數亞洲人,皆以業力論為其道德規範和宗教信仰之思想基礎。業力論在整個佛教中占極重要的地位,因佛學之基石實建築在業力思想上。業力論極難了解,極難解釋,因為業力之究竟深邃無極,畢競非人類之智慧所能盡其幽微。”

“簡單的說,‘業力’梵文叫做Karma。Karma(或Karman)之字根是Kar,是去做或去行的意思。業是行為,而任何行為都自然會產生一種力量,此力量又迫使人去作新的行為,此新行為又產生新力量……如此行為生力量,力量又生行為,輾轉相生就形成一個循環式的業力推動圈。”

兩人聽得雲裏霧裏,不過陳爺既然說這是佛家最玄的奧妙,也無能力去研究,還是依照陳爺的指引仔細觀察起輪回盤的其他部分吧。

輪回盤分為四層。內層中心刻跏跌坐的卷發修行者,其左側有一隻豬,右側有一隻鴿,他的坐下有一條毒蛇。

“這三種動物,分別表示愚癡、貪染、瞋怒,也就是所謂的‘三毒’。佛教認為,人生有諸多惡業,其中尤以‘三毒’為最,成為產生諸惡業的根本。故被稱為‘三不善根’,將其列為‘根本煩惱’之首。”

從處於圓心的修行者胸部,發出六道毫光,直射輪外,將*分為六份。第二層的六份就是所謂的‘六道’,即六種‘業力’產生的果報。

第二層正上方為‘天道’,刻有日月繞須彌山頂,頂上有安宮殿。此道清潔光明,富麗堂皇,非人類世間所能比擬。‘天道’之右為‘人道’,刻四人戴冠著袍,持物站立,此道為世人所居、人類之所。”

陳爺頓了頓,見他們差不多明白了,又繼續講解:“你們再看‘天道’左邊,這是‘阿修羅道’,那一位三頭六臂,手持諸般兵器的就是阿修羅。阿修羅原本是一位驍勇善戰,百戰百勝的天神,能力同‘天’。但因瞋心太重,又多怒好動,所以被攆出‘天道’降至‘阿修羅道’。第二層正下方是‘地獄道’,刻有漆黑的地獄門,一馬麵獄卒正欲把一‘罪人’扔進油鍋中。此道為眾苦聚集、悲慘至極之所。‘地獄道’之右是餓鬼道,刻餓鬼手擎一人,口咬人頭。此道中的餓鬼的諸鬼中最苦的,不但常受饑餓,千年萬載難得一食,即便得了,也會立即被猛火所焚,燒成灰燼。‘地獄道’之左是‘畜牲道’,刻一獅一牛一馬任人驅使,互相蠶食。此道是一切動物群聚之處。”

“好嚇人!經常聽人說什麼‘六道’,就是指的這個吧。”陳爺的解說很詳細,jane不敢繼續看那輪盤,上麵的圖象確實駭人。

“是的。”陳爺頗有風度的一笑,佛教是他鑽研最深的領域,雖然不是佛教徒,但他對佛教的了解卻是遠非一般佛教徒可比的。

“六道輪回有二項是有形的,即是‘人道’和‘畜生道’;其餘四項是無形的。有形的稱為‘有器’,無形的稱為‘無器’。”

第三層造像生動直觀的表現了“十二因緣說”的基本內容,即展現眾生痛苦的原因和“名狀”。第三層上方正中的小圓龕中刻一羅刹將軍。身著將服,手持寶劍,危襟電坐。以下沿反時針方向依次刻著:一老者悠閑而坐,旁擺瓦輪;一猿猴結跏而坐,一漁翁撐船捕魚;一修行者靜心參禪;一對男女雙手互摩;一女子站立,向坐著的男子訴說;一母親懷抱嬰兒;一青年腳踢瓦罐,毆打老婦;一身著朝服官吏麵呈怒容;一孕婦;一侍者攙扶一老者;一病者;一棺材,兩位女人扶棺痛哭;兩男女並坐交談,麵露愁容;一男子雙手掩麵,心生悲痛;一婦女背著小孩,與男子惜別;一男子緊挽韁繩,牽馬不騎。這些造像,依次表現了“十二因緣說”中“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人生彼此互為條件或互為因果的十二個環節。

六道輪回都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五陰盛苦。如此,六道輪回可以說苦多於樂,所以人生是苦海也。依解脫道論來說:戒定慧,是解脫之道,守戒的人,是威儀的意義,也是行善之本。修定的人,他的心不散亂。而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先知先覺。所謂解脫,就是離開束縛的意思,用戒為初善,定是中善,慧為後善,如此產生禪定力求滅苦,最後才得解脫六道輪回。

“為了更形象的說明生死輪回的具體過程,於是第四層分為18格,每格於瓦官似的套筒中刻出一個個生靈轉世輪回的圖像。從‘天道’開始,反時針方向依次為,人頭人尾,人頭畜尾,這是天道;狼頭人尾,牛頭畜尾,獅頭畜尾,阿修羅道;禽頭畜尾,畜頭蛇尾,顯然是畜牲道;馬頭蛇尾、魚頭人尾,蛇頭畜尾,地獄道;人頭畜尾,畜頭畜尾,餓鬼道;豬頭畜尾,龍頭人尾,鳥頭畜尾,人道等等,這可能表示生死受胎像,以頭示生所屬,以尾示亡所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