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馬入中原 第十一 瓜熟蒂落
“大王!”慶英斂衽下跪行叩首禮,三國時代的婦女並無後世禮教氣,生活在亂世的她們多了幾分豁達。雖然說辛家是穎川望族,河北名門,但是在曹丕那個時代的尚通達的影響下,辛家娘子倒也並不是那樣矯情的人兒,未婚女子見陌生人也不算太犯忌諱。婦女之禮儀規範原比男子更嚴格,充分體現男尊女卑,也符合東漢“乾坤和順,陰陽正序”的精神。至於常在電視裏看到婦女行斂衽之禮,那是武則天當了皇帝以後才確定下來,估計是武MM當年在宮廷裏沒少給那些大爺磕頭,心裏增惡得很,所以幹脆地把婦女下跪也免了去。總算給廣大婦女出了口惡氣。
“不需如此!”劉封自是非常討厭漢代的繁文縟節,雖然比起後世,漢代的禮節算是比較簡單的,但是統治階級喜歡繃臭架子的毛病,還是避免不了,古今同理。有權利的總喜歡顯示自己的獨特性,否則這權利怎麼能體現捏?劉封也不好去扶。畢竟這年頭沒結婚的女孩子是不能亂去摸的,所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個女孩子的手引申意思就多了去,萬不能亂去摸,何況是詩禮大家的閨女。
“怎地後園沒個人來?”劉封問道。
辛慶英不敢直視,低頭回答:“大王忘記了今天是馬蠶娘子的生辰。”
“哦!”劉封明白了。這個節日是蜀中流行的,後來傳到了中原地區,關中也很盛行,大致相當於原來那個時空的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是個地方性的節日,這個馬蠶娘子估計是傳說中黃帝的正妻嫘祖的影射。農桑立國,這樣的大神那是要好好祭祀的。一般是結婚後的婦女參加,未婚女子在民間也是要參加的,不過對於詩禮大家的女子,則是很少有機會參加的,畢竟“桑前月下”所隱晦的東西對於能讀書的女性那是很明了的。
劉封問了一下她的情況,雖然辛慶英對答如流,不過劉封總是覺得她有心事。
待馮夫人回來後,劉封讓她轉詢問是否願意在這裏找個夫婿,當然劉封列出幾位很出色的年紀又相當的,比如周不疑和她原來的老上司張嶷,以及現在京兆推事張裔。
劉封也隻是讓夫人去操辦,他自己則和幾位智囊一起商量司馬懿的信。
“如果司馬仲達能反正,那是再好也沒有的。”沈友年近七十,現在他主抓的工作已經不多了,集中精力修注《孫子》,但是大的意見劉封還是要請他來。
梁詼是已故民事官鮑出的弟子,不過所學多為刑名,所見所為與鮑出大不同,他是新近到梁王的智囊團裏的,他謹慎地說道:“即使司馬不反正,隻要不和曹氏一心也是對我們有利的。”
“曹家畢竟人才眾多啊,這辛毗已經被委派到司馬軍中做了上將軍軍師,萬一此為曹家詐謀不可不防啊。”淳於述之說道。
劉封看了看,總結道:“司馬懿個性深沉,不到最後絕不會亮底。我看他現在還在首鼠兩端,關鍵是看鄴城的反應如何。辛毗到前線也是一個變數,也意味著鄴城對司馬不放心,所以我們不可等,要給他點壓力,幫助他認清形勢。”
老大發話了,大家也統一了認識開始圍繞劉封的話進行布置。兵之道,形勢術,有時候直接的打擊不如威懾所獲得的價值更高,要不怎麼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實際上如何利用手裏的武力去攫取更大的利益,那才是政客要操心的問題,至於如何取勝,那是將軍們關心的問題。
宛城,上軍將軍行轅
司馬懿在惶惶不安中等來了聖旨,沒有懲罰,還晉升了官爵成為魏國三大將軍之一。和中軍將軍大司馬曹真,下軍將軍都督豫、揚二州事滿寵成為魏國軍方的“三駕馬車”。
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還被征辟為丞相曹掾,再加上原來大哥司馬朗當任尚書一郎,司馬家真是要權有權,要兵有兵,黨政軍都有人。據說參加司馬防葬禮的大臣比參加孫資老母葬禮的人還多,司馬家已經成為了魏國的實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