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是宋朝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闕詞,以酒入題,圍繞明月展開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表達了詞人對親人的思念和美好祝願,也表達了曠達超脫的胸懷。
從藝術成就上看,此詞構思奇拔,蹊徑獨辟,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是曆來公認的中秋詞中的絕唱,被後世稱之為“絕塵寰的宇宙意識”,堪稱詞的巔峰之作。
至少在唐朝之前,從未有一首詞能比得上《水調歌頭》的高度。
場中的氣氛忽然有些凝滯,一些文人學子呼吸粗重,雙眼發紅的盯著高台之上的小和尚,孔穎達褚遂良等人如是。就算是不懂詩詞歌賦的販夫走卒,也從這首配合著古琴樂的闕詞中,聽得神情激昂。
“古之未有,古之未有!”孔穎達顫顫巍巍捋著胡子,薅下了好幾根。
“辯機小娃奇才也,吾輩不如多矣!”
這話一出,所有人頓時從剛才的震撼中緩過神來,同時神色詭異,像是看怪物一般看著高台上的小和尚。
據傳聞這小娃兒自小出家,從未有過私塾賦學的經曆,所認識的字大抵都是習自佛門經文,受教於道嶽玄奘之流。可他們從未聽說過道嶽玄奘在文學上有何造詣,但偏偏這個隻有十六七歲的小小少年,卻能寫出如此境界的闕詞。
不敢置信。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一眾人慢慢咀嚼著詞中意境,越發感慨,瞅一瞅辯機小娃,再想想自家的廢物,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一個個四處搜索自家小子的身影,說不得要拉過來抽上一頓。
“辯機大師,不知您的‘嬋娟’,所售幾何?”有人禁不住問道。能配得上這首闕詞的酒,至少也有數十貫吧,不然憑白詆辱了這首千古絕唱。
一些人心裏嘀咕著,已經做好了出手購買的打算,不管酒如何,單憑這首闕詞便不會虧,況且前麵兩種酒自己都嚐過,斷然不是凡品,這第三種怕也是世間難有的珍饈佳釀。
唯一讓人惋惜的是,前兩種備了樣品,有幸嚐上一嚐,唯獨這第三種酒,竟然連樣品都沒有。
想到此處,不少人心中略有責備。這小和尚真摳。
“這小娃兒這般摳門,為何這‘嬋娟’沒有試飲的樣酒?”房玄齡忍不住埋怨道。
程咬金眼睛一瞪,“甚摳門,那可都是俺老程家的東西,想喝買回家喝去,莫要在這裏丟人!”
房玄齡大怒,“老匹夫安敢辱我!”
李世民齜著牙一拍桌子,“程老匹夫說的不錯,這都是辯機小娃兒的本事,想喝,拿錢買了就是。”
李世民也不含糊,揮了揮手,跟在身後的李君羨掏出幾貫銀錢扔在桌上,“其他人莫說,朕倒是真對著‘嬋娟’頗有興趣,知節,朕先買一瓶。”
自己是九五之尊,總的做出點表率才是。
程咬金嘿嘿笑著,一把將銀錢摟到懷裏。
外麵,李業微微猶豫,道,“這‘嬋娟’,其實是小僧為自己釀的,並沒有外售的打算,而且攏共也就百十來瓶,不過……既然諸公有意,那便限量一百瓶,每瓶……一千貫!”
“……”
寒冬的冷風吹過,所有人禁不住打了個寒戰。
程咬金看了看懷中的幾貫銀錢,沉默了片刻,輕輕放回桌上,杵著手指推到李世民麵前。